沈清梧的意外晕厥,如同在精密运转的《风起陇西》剧组中投下一颗石子,涟漪荡开,让所有人都清晰地看到,这位仿佛能掌控一切、永远波澜不惊的女主角,也拥有一副会疲惫、会倒下的血肉之躯。
在苏墨的强硬坚持和张黎导演近乎命令的要求下,沈清梧极不情愿地被按着休息了两天。这两日,她那辆作为休息室的房车仿佛成了剧组的“朝圣之地”。秦谕的助理每日准时送来据说是他家人秘方炖制的温补药膳;顾延之则差人空运来了顶级血燕和野生海参,附上的卡片措辞商务却难掩关切;韩屿更是亲自提着自己笨拙熬了好几次才成功的养生粥,守在车外不好意思进去,最后还是晓芸红着脸接过来的。除此之外,上至主要演员,下至场务、群演,都不时送来水果、家乡点心或是表达祝福的小卡片,其受爱戴与受欢迎的程度,远超她自己的想象。
沈清梧虽不习惯被如此密集地关注和关怀,但仍一一耐心回应,心底那层坚冰般的外壳,也被这份质朴的温暖融化了些许。然而,她心系拍摄,身体稍见起色,便态度坚决地要求重返片场。
回归后的首场戏,便是冯太后晚年于宫中设“赏花宴”,借风雅之名,行敲打震慑之实,弹压那些日渐羽翼丰满、心思浮动的宗室子弟。这场戏台词繁密,人物关系盘根错节,需在觥筹交错、谈笑风生间暗藏机锋,对演员的体力、脑力和气场都是极致考验。
众人皆暗自为她捏了一把汗。然而,当沈清梧再次穿上那身绣金纹凤、重逾十斤的太后朝服,描摹好威严妆容,缓步走入那繁花似锦却暗流汹涌的宴会场景时,所有疑虑瞬间消散——那个目光如电、不怒自威的冯太后,不仅回来了,甚至因经历过短暂的虚弱,眉宇间更添了一抹看透世事的深沉与悲悯,气场愈发摄人。
她端坐凤榻,指尖轻执白玉酒杯,含笑聆听宗室子弟们或真诚或虚伪的祝祷与试探,偶尔慵懒地插上一两句。可就是这寥寥数语,总能精准地戳破对方话语下的野心或漏洞,于和风细雨间施以雷霆般的威慑。一场风花雪月的宴会,硬是被她演成了不见刀光剑影却惊心动魄的鸿门宴。
尤其与一位饰演心怀异志的老王爷的戏骨对戏时,两人表面吟诗作赋、互相推许,实则唇枪舌剑、步步惊心。每一个停顿,每一个看似无意的眼神流转,都充满了令人窒息的心理博弈张力,看得周围工作人员大气不敢出,直至导演喊卡,才爆发出由衷的赞叹。
“Cut!完美!”张黎导演兴奋地从监视器后站起,“清梧!好!太好了!你这状态何止是回来了,简直是涅盘重生!这份举重若轻的掌控力,绝了!”
那位老戏骨也抚掌赞叹,对沈清梧道:“后生可畏,与你对戏,酣畅淋漓,真是过瘾!”
一直静立于监视器旁的秦谕,凝视着镜头中那个重新绽放出夺目光彩、甚至因经历过淬炼而更显深邃的沈清梧,眼中翻涌着复杂的欣赏与难以掩饰的倾慕,最终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地知道,这样的女子,如同翱翔九天的凤,绝不会因任何人的温暖巢穴而停留,她的征途在更高远的苍穹。
这场戏的高质量完成,彻底打消了所有人的疑虑。拍摄工作重回正轨,且效率惊人。
而就在沈清梧晕厥风波渐息之时,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再次悄然到访——李桉导演。他此次前来,不再仅是探访老友,而是带着一个明确而沉重的目的。
他在片场一角静静观察了一整日,目光如炬,细致地捕捉着沈清梧每一个镜头的表现,尤其是她与不同角色互动时微妙的能量交换,以及镜头之外她阅读剧本、与导演交流时那种沉浸式的专注。直至暮色四合,收工之际,他才得以与张黎导演、沈清梧一同坐进休息室。
稍作寒暄,李桉导演便望向沈清梧,目光温和却极具穿透力:“清梧,上次一别,你在《风起陇西》中的表现始终让我记忆犹新。此次冒昧再来,除了探望黎叔,更是想亲自印证并正式提出一个邀请。”
沈清梧端正坐姿,神色沉静:“李导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