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海波诡谲、南风骤紧与安澜定策

“海上的威胁更迫在眉睫!”治粟内史周福忧心忡忡,“清远郡水师新创,仅有‘海狼级’一艘新舰堪用,其余皆是小船旧艇,如何能与海昌帮和四海商会的联合舰队抗衡?若其封锁我沿海,则盐路断绝,商旅不通,财税立竭!”

朝堂之上,争论不休,却难有万全之策。敌人选择的时机极为刁钻,正是宸国西线苦战方歇、国力空虚之际。武力对抗,力有未逮;妥协退让,则后患无穷。

赵轩高坐龙庭,静听臣工辩论,目光却始终落在那张巨大的疆域图上。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安澜、清远、南风城三点之间划过,脑海中飞速权衡着利弊。系统界面早已归零,无法提供直接的助力,此刻能依靠的,唯有自身的智慧和决断。

良久,他缓缓抬起手,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诸卿所虑,皆有道理。然,慌则乱,乱则危。”赵轩的声音沉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四海商会虽强,其本质仍是商贾,所求者,利也。海昌帮虽悍,然与商会联合,亦是为利所驱,各怀鬼胎。赵瑾引狼入室,看似得计,实则将国之权柄拱手让人,其内部岂能无有异议之声?”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重点南风城。

“南风城之事,不可示弱,亦不可莽撞。传旨!”

“一、命南部边境各关隘、戍堡,即刻进入最高戒备,深沟高垒,多备滚木礌石,严密监视商会武装动向。但,无朕手令,严禁任何人主动挑衅,挑起边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二、卫尉府加派精干细作,潜入南风城及落霞关,一则摸清商会武装的具体部署、装备、士气;二则设法接触赵瑾军中对其引商会入室不满的将领,或南风城本地士绅,散播疑虑,制造矛盾!”

“三、以朕的名义,修书一封,遣使送至南川城,直接质问赵瑾:允他国武装入驻边境,置两国盟约(指与老靖南侯的默契)于何地?是否欲与我宸国为敌?措辞需严厉,但留有余地,观其反应。”

这一手,是典型的“外示强硬,内施离间”,既表明宸国的底线不容触碰,又避免直接冲突,同时试图从敌人内部寻找突破口。

接着,他的手指移向东南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