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南疆烽火燎原、西线血筑孤城与玉珏异动

“告知李大牛、冯坤、李岩!将南方大捷消息通传各军,鼓舞士气!告诉他们,宸国绝非孤军奋战!”

南线的这一把火,不仅瞬间解除了宸国南疆的直接军事威胁,更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上下的士气,为濒临崩溃的民心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然而,南方的喜讯并未能立刻缓解其他战线的巨大压力。几乎在南方捷报抵达的同时,西线陇西郡的血色战报,也送到了赵轩的案头。 郡守冯坤的奏报,字字血泪:

“……蜀将张嶷亲临城下,督师猛攻!陇西城血战已旬日,城墙残破,守军伤亡过半,箭矢滚木皆尽,将士多以砖石肉搏!然全军上下,感陛下‘城在人在’之恩,无一退却!冯坤誓与陇西共存亡!然……若再无援手,城破……恐在旦夕之间……”

奏报的末尾,墨迹被血污浸染,模糊不清。可以想见,陇西城的守卫战是何等惨烈。冯坤是在用全城军民的鲜血和生命,为宸国争取时间。

赵轩手握这份沉甸甸的奏报,刚刚因南方大捷而振奋的心情,瞬间又沉重下来。西线的将士在浴血奋战,而朝廷却无兵可派,无粮可援。这种无力感,深深刺痛着他。

“告诉冯坤!”赵轩的声音沙哑而坚定,“朕知道他们的牺牲!朕对不起陇西军民!但请他们再坚持!只要南方陈到站稳脚跟,朕必倾尽全力,解西线之围!阵亡将士,抚恤加倍!幸存者,皆是我宸国英雄!”

他再次严令卫尉府,加大对西蜀后方的破坏力度,甚至提出了“悬赏刺杀蜀军粮草官”的极端指令,力求延缓蜀军的攻势。眼下,他能给西线的,只有道义上的支持和渺茫的希望。

南喜西忧之际,北线狼牙隘和东南临海津的战报相继送达,局势依旧胶着。 李大牛奏报,拓跋雄攻势稍缓,似在调整战术,但北线压力未减。李岩则报,海昌帮舰队虽未再大规模进攻,但骚扰不断,且发现敌舰有向更北海域移动的迹象,需严加防范。

就在赵轩全力应对四方战局、心力交瘁之际,是夜,他独处寝宫,那枚出现裂痕的龙纹玉佩,再次发生了异变。 夜深人静,烛火摇曳。赵轩正伏案研究靖南地图,思考如何进一步支持陈到,突然感到怀中玉佩传来一阵轻微的灼热感。他心中一动,取出玉佩,只见那道细微的裂痕处,流光比前日明显了许多,仿佛有活物在其中游动,甚至隐隐发出极其微弱的、类似梵唱的嗡鸣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