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堪称疯狂的念头,在他心中迅速成形。他走到疆域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南部边境,然后猛然划向靖南侯国那片战火纷飞的土地。
“诸卿!”赵轩的声音响彻大殿,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河间之矿,乃我宸国续命之根。然,根需土培,木需空间!如今我四面受敌,疆土日蹙,纵有宝矿,亦无暇开采,无力守护!”
他环视群臣,目光灼灼:“商会‘惊雷’之余威犹在,百越之威胁迫在眉睫。与其坐困愁城,被动挨打,不若主动出击,开辟新局!”
“朕意已决!”赵轩斩钉截铁,“王旗南指!朕要迁都!”
“迁都”二字一出,如同平地惊雷,震得整个朝堂鸦雀无声!迁都?在这战火连天、强敌环伺之际?迁往何处?
“陛下!万万不可啊!”一位老臣踉跄出列,涕泪交加,“安澜乃龙兴之地,祖宗基业所在!且京畿重地,一旦有失,国本动摇啊!”
“是啊陛下!迁都事关国体,仓促而行,必生大乱!且迁往何处?南方战乱未平,岂是善地?”
质疑和劝阻之声四起。迁都之议,实在太过惊世骇俗。
赵轩面色不变,待声音稍歇,才缓缓开口,声音沉稳却蕴含着强大的力量:“安澜是基业,但若基业不保,固守空城何益?如今北线、东南压力巨大,安澜已成众矢之的,商会必倾力来攻。而我宸国精华,尽困于此,动弹不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手指地图上靖南与宸国交界处的一座要塞城池——“南津关”。
“迁都,非是溃逃,而是战略转移!南津关,背靠我境,直面靖南,水陆要冲。迁都于此,一可示天下朕与陈到都督并肩作战、共抗国贼之决心,凝聚南方抗商力量!二可跳出北地包围圈,将商会主力吸引至南方,为我河间府开采及北线重整赢得宝贵时间与空间!三可依托南方水网,缓解海路封锁之压力,并就近支援陈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