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诚虽年事已高,却意志坚定,他望着雨中狼狈的众人,沉声道:“陛下将此重任托付我等,纵有千难万险,亦不能退缩!损失些器物,总比困死安澜强!告诉大伙,南津已在望,陈到将军已做好准备接应我等!挺过这一关,便是海阔天空!”
在张诚的鼓舞和龙骧卫的全力维持下,队伍重新整肃,烘干物资,寻找新的路径,继续艰难前行。希望的曙光,支撑着他们穿越风雨。
而此时的南津关,也并非风平浪静。 守将吴锋已接到陈到的密令,知道宸公即将南巡,正在暗中加紧准备。他一边加固城防,囤积粮草,一边秘密清理关内闲杂人员,严防奸细。然而,关内并非铁板一块。副将孙焕,乃是赵瑾早年安插的棋子,虽不知宸公南迁的具体计划,但也察觉到吴锋近期的异常调动和关内日渐紧张的气氛,心中疑窦丛生,已暗中向赵瑾方面传递了数次模糊的情报。
南津关,这座即将承载宸国新希望的要塞,内部也潜藏着不容忽视的暗流。
南北战线上,最新的军报依旧不容乐观。 北线,李大牛奏报,收缩防线后,虽暂时稳住了阵脚,但拓跋雄和蜀军东进部队的压力与日俱增,物资消耗巨大,求援信一封比一封急迫。东南,清远郡残军仍在苦撑,但海昌帮舰队已开始尝试向内陆河流渗透,威胁腹地。
唯一的好消息来自南方。陈到再次传来密报,称已成功策反百越一部落头人,使其在王廷内极力反对出兵,暂时延缓了百越干预的步伐。但他也警告,四海商会二长老钱不尽仍在百越活动,重金贿赂其他部落,危机并未解除。
综合各方情报,赵轩深知,时间愈发紧迫。 安澜城的刺杀表明商会已狗急跳墙;南迁队伍行程艰难;南津关内藏隐患;南北战线岌岌可危。
“不能再等了!”赵轩在御书房内,对着王老五和几名绝对心腹重臣,斩钉截铁地说道,“三日后,朕将率第二批南迁人员出发!王老五,你留守安澜,主持大局,虚张声势,务必迷惑敌军至少半月!安澜城……可酌情放弃外围,固守内城,保存实力,待朕在南津站稳,再图联络!”
这是一道近乎残酷的命令,意味着留守安澜的将士,可能成为吸引火力的弃子。但为了全局,别无选择。
王老五跪地领命,神色决然:“臣必不负陛下重托!人在城在!”
夜色深沉,安澜城仿佛一头受伤的巨兽,在黑暗中喘息。而遥远的南方,那支承载着国运的队伍,仍在风雨中蹒跚前行。希望与绝望,忠诚与背叛,坚守与放弃,在这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交织成一幅无比复杂而壮烈的画卷。王旗南指之路,布满了荆棘与陷阱,而最终的终点,是否真能迎来破晓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