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血火炼狱、技术破晓与系统共鸣

启元六年元月二十,南津关的天空被浓烟与血色浸染。山越、百越联军在四海商会的强力支持和兀突骨的疯狂驱使下,对关城发起了立春以来最猛烈的总攻。战况之惨烈,远超以往。联军不仅投入了数量惊人的攻城塔、冲车,更配备了经过商会工匠改良的重型投石机和新式“破甲弩”,箭矢如蝗,巨石裂空,关墙多处崩塌,守军伤亡急剧上升。

宸国公赵轩亲临最危急的南门防线,甲胄上溅满血污,手中长剑早已卷刃。他依靠着残存的垛口,指挥若定,但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肺腑的剧痛,系统的反噬和连日的煎熬,让他的身体濒临崩溃的边缘。然而,他的眼神却异常明亮,紧盯着战场的变化,脑海中飞速运转的,不仅是退敌之策,更有对那丝系统微光的执着探寻。

“陛下!东侧马面墙塌了!蛮兵上城了!” 一名校尉浑身是血,踉跄来报。

“吴锋!带‘龙骧锐士’顶上去!把缺口堵住!”赵轩嘶声下令,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那支装备了系统遗留精良盔甲的百人预备队,如同救火队,一次次冲向最危险的地段,用血肉之躯弥补着防线的漏洞。

“猛火油精粹!对准云梯和攻城塔底部,放!”他又一声令下。

数罐经过连日艰难提纯、威力有所增强的黑色火油,被守军冒险掷下。冲天而起的粘稠烈焰,再次展现了恐怖的威力,将数架昂贵的攻城器械和其下的蛮兵吞没,暂时遏制了敌军的攻势。但守军也清楚,这宝贵的火油,用一罐便少一罐。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午后,关墙上下尸积如山,血流成河。 守军凭借险要地势和决死意志,硬生生顶住了联军一波又一波的疯狂冲击,但代价是巨大的。精锐损耗严重,箭矢滚木几乎告罄,连拆毁民房得来的梁柱也即将用尽。绝望的气氛,再次笼罩关城。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转机来自于关内那昼夜不熄的工坊区。

一名满脸烟灰、眼中却闪烁着狂喜光芒的老匠作,不顾一切地冲上城楼,扑到赵轩面前,手中高举着一件奇特的金属构件。

“陛下!成了!成了!按照您给的‘标准构件’思路,用新熔炼的杂铁(掺入了少量秘密购得的精铁),辅以改进的‘畜力重锤’反复锻打,再统一用新制的‘卡尺’校验尺寸……您看!这弩机扳机的连杆和卡榫,十个里面,有八个可以互换!故障率大减啊!”

标准化! 尽管只是最初步、最粗糙的标准化,但这意味着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战时维修的便捷!这是工业化思维的微小萌芽,在这个时代,却是革命性的进步!

几乎同时,另一名负责“猛火油”项目的工匠也气喘吁吁地跑来禀报:“陛下!试验窑那边……按照您说的‘分馏塔’雏形(极其简陋的陶管组合)和控温法,新一批提纯的油膏,稳定性好像……好像强了一些!挥发慢了点,没那么容易自燃了!”

技术的壁垒,在血与火的逼迫下,终于被撬开了一丝缝隙!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进步,但在这绝境中,却如同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