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城下对峙,刘焉的抉择

蓟城,这座幽州的权力中枢,此刻仿佛被无形的大手扼住了咽喉,空气凝滞得令人窒息。城头之上,守军将士紧握着手中的兵器,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目光不由自主地瞟向城外那支沉默如山、却又散发着骇人杀气的军队,尤其是那面“刘”字大纛下,金甲绿袍、持刀而立的关羽。仅仅是远远望着,那冲霄的煞气便让他们心胆俱寒。

城门楼内,气氛更是压抑到了极点。刘焉在一众心腹属官和侍从的搀扶下,艰难地登上了城楼。他拒绝了座椅,强撑着病体,倚靠在冰凉的垛口旁,向外望去。

只一眼,他的心脏便像是被狠狠揪了一下。

城外,军阵严整,旌旗蔽空。五千精锐静默无声,唯有战马偶尔发出的响鼻和甲叶摩擦的轻微声响,反而更衬得这沉默如同即将爆发的火山。中军旗下,次子刘和策马而立,身姿挺拔,面容冷峻,那双曾经在他看来尚带稚嫩的眼眸,此刻只有冰封的怒意与不容置疑的决绝。而在刘和身侧,关羽微阖的丹凤眼骤然睁开,如同两道冷电,穿透空间,直射而来,与刘焉的目光在空中相遇。

(刘焉内心:这……这便是我的儿子?这便是他麾下的虎狼之师?竟已有了如此威势!还有那关羽……真乃万人敌!)

惊怒、悲凉、苦涩、一丝难以言喻的恐惧……种种情绪在刘焉心中交织翻滚。他惊的是刘和反应如此迅猛激烈,兵锋直指蓟城;怒的是刘璋愚蠢透顶,行事不密,留下如此确凿的把柄,将他也逼到了绝境;悲的是兄弟阋墙,竟至兵戎相见;惧的是城外这支军队那实实在在的压迫力,以及一旦开战,幽州可能分崩离析的可怕后果。

“父亲!”城下,刘和的声音再次响起,打破了死寂,也打断了刘焉纷乱的思绪,“证据确凿,刘璋罪无可赦!难道父亲还要包庇此等勾结外匪、欲弑兄长的逆子吗?此举将置幽州法度于何地?置我刘氏门风于何地?若父亲执意相护,恕孩儿直言,您这是在纵容罪恶,寒了忠臣良将之心,亦是陷自身于不义!”

字字诛心,句句在理。刘和占据了大义的名分,将刘焉逼到了道德和现实的双重墙角。

城楼上的属官们面面相觑,无人敢在此刻轻易发言。支持刘璋的,如鲠在喉,无法辩解。中立的,则觉得刘和所言非虚,刘璋确实罪大恶极。甚至一些原本忠于刘焉的老臣,也在心中暗自叹息,认为刘璋此番作为,实在是自取灭亡,州牧若再强行庇护,只怕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属官内心:大公子句句在理啊…二公子此举,天理难容…州牧若再护着,只怕…)

刘焉的身体微微颤抖,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极度的愤怒和一种深沉的无力感。他何尝不知刘璋罪该万死?但他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一旦在如此压力下交出刘璋,他身为父亲和州牧的威严将彻底扫地,从此在幽州只怕再无真正的权威可言。世人会如何看待他这个连儿子都护不住,被另一个儿子逼到墙角的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