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中,流矢如雨,一支箭矢“噗”地射中曹操肩膀,鲜血瞬间染红了战袍。亲兵大将曹洪见状,目眦欲裂,奋不顾身地杀到近前,将自己的战马让给曹操,嘶吼道:“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 曹操在曹洪、夏侯惇等人的拼死护卫下,才得以杀出一条血路,狼狈不堪地逃出重围。
此一战,曹操军几乎全军覆没,士卒死伤殆尽,连最初资助他起兵的卫兹也战死沙场。曹操本人身负箭伤,靠着部下舍命相护,才侥幸捡回一条性命。
当他带着残兵败将,满身血污,狼狈不堪地逃回酸枣大营时,看到的景象更是让他心寒彻骨。
联军大营内,依旧是一片“祥和”。诸将并未因他的惨败而有所警醒,反而依旧日日宴饮,高谈阔论,仿佛前线战事与己无关。袁绍作为盟主,也只是不痛不痒地安慰了几句,并未有任何实质性的后续行动安排。
(曹操内心:竖子不足与谋!吾以忠义讨贼,几死荥阳,而诸公坐拥强兵,观望不进,只顾争权夺利,保全实力!如此联军,焉能成事?汉室倾危,岂非天意?!)
巨大的失望与愤慨,彻底淹没了曹操。他深知,留在酸枣,除了虚耗光阴,看这些人勾心斗角外,毫无意义。他的梦想,他的抱负,不能寄托在这群庸碌之辈身上。
于是,曹操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不再指望联军,带着伤痕与屈辱,也带着更加坚定的决心,与夏侯惇、曹洪等核心班底,悄然离开了酸枣这个大染缸,转而南下前往扬州。那里相对安定,人口众多,他要去那里重新招募兵马,积蓄力量,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
当“幽影”将曹操汴水惨败、联军顿足不前、曹操南下募兵这一系列消息,详细呈报给刘和时,刘和沉默了许久。
他站在郡守府的院落中,仰望着北方清冷的星空,心中五味杂陈。有对曹操孤勇的敬佩与对其遭遇的同情,但更多的,是一种深沉的、几乎令人窒息的失望,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清醒认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和内心:曹孟德,真豪杰也!然其败,非战之罪,乃败于人心涣散,败于联盟之弊!连首倡义兵、素有决断的曹操尚且如此,这关东联军,还有何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