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题!一年挺好,稳定!”老板爽快地点头。
刘天金立刻掏出手机,拨通了段雪玉的电话,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喂,雪玉!成了!快,宝贝,去银行取三万六出来!就城中村这家店,我们谈妥了!对,现在就要,急用!……嗯,我等你!”
挂断电话,刘天金和老板立刻着手。老板翻出纸笔,刘天金口述,老板执笔,一份简单的合租协议很快拟好。双方郑重其事地写下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最后蘸了印泥,在各自的名字上摁下鲜红的指印。刘天金看着那红印子,仿佛看到了事业起航的印章。
不到一个小时,段雪玉就风风火火地赶到了,额角还带着细密的汗珠,背着她那个可爱的小书包。她利落地从包里拿出三沓厚厚的百元大钞和六小沓,整整齐齐递给老板:“老板,您点点,三万六。”
老板接过钱,笑容满面:“点啥,信得过!老乡嘛!”钱收好,老板和段雪玉自然而然地用起了家乡话。
刘天金站在一旁,听着那完全陌生的、带着独特韵律的方言像溪流一样在两人间流淌。他只能从老板时而爽朗大笑、段雪玉眼中闪烁的怀念光芒,以及那些“小时候”、“村口”、感受到那份被勾起的浓浓乡愁。他看着雪玉因为激动和乡音而微微泛红的脸颊,心里暖暖的,也踏实了许多。
……
店面有了,接下来就是人手。刘天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同宿舍的周宏。周宏家境普通,平时总琢磨着找点活儿补贴生活费。
“老猪,跟我干吧!就在城中村,卖冬装,一天八十,日结!活儿不累,就是看店卖货收钱!”刘天金开门见山。
“八十?!日结?!”周宏眼睛瞬间亮了,校外兼职累死累活一天也就六十,“干!必须干!啥时候开始?”他毫不犹豫地拍板。
小主,
一个周宏显然不够。刘天金开始了扫楼行动。他拿着写好的简单招工启事,敲开了自己这栋宿舍楼里同学院其他宿舍的门。
“同学,打扰一下,我在城中村搞了个小服装店,卖冬装,招勤工俭学的同学看店,一天八十,工资日结,时间灵活,每周只用排一天班。有兴趣了解一下吗?”
真诚的态度、优厚的报酬(远超市场价)、灵活的时间安排,加上“勤工俭学”、“同学帮忙”的亲近感,刘天金的招募异常顺利。不到两天,他就又找到了六位愿意加入的同学,有本班的,也有隔壁班的,男女都有。加上周宏,正好七个人。
刘天金把七人召集到宿舍楼下的小花园石凳边开会。他拿出排班表:“咱们七个人,每人每周固定一天班,从早上九点到晚上九点,中午和傍晚我会接替你们去吃饭休息。这样大家学业也不耽误。工资当天打烊后,我和雪玉去店里结算时,直接发现金!” 八十一天,日结现金——这个承诺让几个同学脸上都露出了兴奋和期待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