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出谋划策

刘天金猛地一打方向盘,轮胎与路面发出一阵急促而轻微的摩擦声,轿车像一条受惊的游鱼,迅速汇入了旁边车道滚滚不息的车流中。

他从后视镜里飞快地瞥了一眼——那塌陷的窟窿边缘,泥土还在簌簌下落,围观的人群像逐渐合拢的潮水,将那一片狼藉与恐慌包围在中心。几辆闪着警灯的车辆正艰难地试图靠近。

“这不是我能掺和的事情。”他在心里对自己说,一股凉意顺着脊椎爬升,那不是对事故本身的恐惧,而是一种对无序和未知的本能规避。他只是一个按部就班的生意人,最大的风暴不过是资金链的紧张和竞争对手的刁难,这种天灾人祸级别的场面,远远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有序驶离,不给救援添乱,是他作为一个普通市民最得体,也是最明智的选择。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在前方路况上,将刚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死死地压在脑海深处,仿佛只要不去想,它就不曾发生。

到了办公室,熟悉的环境才让他真正松弛下来。这间位于他经营的培训机构尽头的办公室,隔音极好,将外面培训教室隐约传来的授课声过滤得如同遥远的背景音。

他脱下外套,仔细地挂好,然后不紧不慢地走到茶海前。烧水、温杯、取茶,一套流程他做得行云流水,带着一种仪式般的专注。他珍藏的是一罐上好的凤凰丹丛,茶叶在沸水的冲击下舒展开来,一股浓郁而独特的杏仁香(鸭屎香)立刻弥漫了整个房间。

他倒了一杯,橙黄明亮的茶汤在白瓷杯里荡漾。他小心翼翼地抿了几口,滚烫的茶液顺着喉咙滑下,暖意从胃里向四肢百骸扩散,这才彻底驱散了路上带来的那点寒意和不安。

打开办公桌上的电脑,屏幕亮起,是默认的风景壁纸,一片宁静的湖泊。他下意识地想打开本地新闻网站,手指在鼠标上停顿了一下,又移开了。“想必这种道路塌陷事故,调查原因、厘清责任,也不会那么快就有确切的新闻通报,”他自言自语地宽慰自己,“或许晚上,或许明天,才会有个初步说法。”他把这种事情强行抛在脑后,试图用日常事务占据思绪。

然而,那短暂的混乱景象,像一枚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并未完全平息。就在他试图集中精神审阅一份新教师简历时,“嘟嘟嘟……”手机震动声突兀地响起,打破了办公室的宁静。他拿起一看,屏幕上跳动的名字是——李洁的表哥陈明朗。陈明朗现在是本市地产巨头凯旋地产旗下的一个小型购物中心“悦动天地”的负责人。

看到这个名字,刘天金才恍然记起一桩旧事。那还是一个多月前,在一次李洁父亲李长顺做东的家庭聚会上,酒过三巡,李长顺提起李洁的表哥陈明朗正在独立负责一个老旧购物中心的改造项目,需要一些社会资金入股,既是支持,也是风险共担。

当时,刘天金手头有些闲钱,更重要的是,他想借此与李家,尤其是这位颇有能力的李总,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于是在李长顺的赞许和牵头下,他投入了150万,占了一个很小的份额,算是跻身进了这个小型购物中心的股东行列。之后项目进入封闭改造期,他便没再多问。

“如今突然来电,难道是购物中心已经改造完成了?”刘天金心想着,按下了接听键,语气立刻切换成热情而谦逊的商务模式,“陈总您好!今天怎么想起打电话过来了?有什么指示?”

电话那头传来陈明朗略带沙哑却努力保持爽朗的声音:“哈哈,小刘啊,指示可不敢当。是这样,我们的‘悦动天地’购物中心,现在硬装部分已经全部完成了,脚手架都拆了,看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儿。现在啊,正式进入最关键的招商阶段了。”他顿了顿,语气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寻求支持的意味,“您也是我们的合伙人之一嘛,我今天上午跟李总(李长顺)汇报进度,他特意提了一句,说你脑子活,主意多,看问题常常有独到的角度,让我在招商这块儿,可以多找你聊聊,听听你的想法。所以我就冒昧打电话过来了。”

“哎呀,李总过奖了,能得到李总的记挂和您的信任,那是我的荣幸。”刘天金连忙说道,心里却快速盘算起来。李长顺的这句话,分量不轻,既是肯定,也是无形的压力。这通电话,与其说是咨询,不如说是一次非正式的考核,看看他这个小股东除了出钱,还能不能提供额外的价值。

“小刘,你就别谦虚了。”陈明朗的声音认真起来,“不瞒你说,我现在是真有点头疼。这招商工作千头万绪,竞争对手又多,我们项目体量不大,位置也算不上顶好,怎么才能吸引到优质的品牌,形成良性循环,我心里还没完全底。你对我们这个购物中心的招商和运营,有哪些初步的想法吗?或者,您方便的话,能不能给我们写个大概的思路方案?不用太复杂,就是把你觉得可行的方向、策略写下来,给我参考参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没问题,陈总!”刘天金回答得干脆利落,“这也是我分内的事。我这几天就好好想一想,然后把方案做下来,整理清楚后发到您手机邮箱!”他答应得痛快,一方面是因为李长顺的关系和陈明朗的请托,另一方面,购物中心也确实有自己的一部分股份,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自己的投资回报。于公于私,他都乐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