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大家一起喊来,经过刚才的热烈讨论和研究,我们最终达成了一个共识:将投资目标锁定在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电池领域。那么,接下来的关键一步,就是寻找一家有潜力、有技术的电池公司进行合作,将我们的资金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资本。”刘天金的声音沉稳有力,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我们之所以今天能坐在这里,正是因为我们都明白,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个人的资金、资源和视野都是有限的,但当我们凝聚在一起,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就能形成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去撬动我们单凭自己无法企及的机会。”
他顿了顿,视线转向李洁,微笑道:“刚才李洁老师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线索,她表弟的导师正在一家电池创业公司担任首席科学家。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后期我们可以优先从这条线入手,去接触和评估合作的可能性。”
李洁闻言,点了点头,接口道:“没错,信息是第一步,但如何把信息转化为我们的优势,还需要我们共同的实力作为后盾。”
这时,周宏轻轻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身体微微前倾,问出了一个现实而关键的问题:“天金,那我们这次集资,具体是按什么规则来?最低的出资门槛是多少?”他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谨慎。他刚买房装修完,手头确实非常紧张,或许能动用的就只有最近几个月辛苦攒下的工资积蓄了。他担心门槛过高,自己会被排除在这个看似前景光明的项目之外,错失良机。
刘天金看了周宏一眼,他敏锐的洞察力早已洞悉了周宏的顾虑。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负责协调和记录的段雪玉。
段雪玉心领神会,用清晰悦耳的声音说道:“我和天金初步商议了一下,考虑到既要保证资金规模,又要照顾到各位不同的情况,集资门槛定为一万元一股,如何?我们就以一万元作为基本单位,内部先进行认筹统计,大家觉得这个方案怎么样?”这个提议既设定了标准,又留下了灵活的空间。
“这个可以!一万一股,灵活又实在!”张扬第一个表示赞同。
“挺好的,门槛适中,压力不大。”郭雪娇也点头认可。
倪大力摸着下巴盘算了一下,也表示了同意。
“既然大家没意见,”段雪玉拿起纸笔,准备记录,“那么,接下来就请各位说一下,自己初步打算认筹多少股呢?我们统计一下,也好做到心中有数,这不仅是为了知道我们的资金池有多大,更是为了后期与合作方谈判时,我们能知己知彼,掌握主动权。”段雪玉在一旁补充道,她总是能考虑到事情的深层意义。
“雪玉说得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就开始统计吧,雪玉你来负责记录。”刘天金定了调子,然后率先表态,“我和雪玉算作一家,我们这边可以出资2000股,就是2000万。”他这个数字一报出来,立刻为整个集资定下了一个颇具分量的基调,也展现了他作为发起人的决心和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