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暗流也在涌动。英国领事馆的晚宴上,唐启被几个洋行代表围住。
"唐总督,"礼和洋行的史密斯晃着红酒杯,皮笑肉不笑,“贵方的青霉素定价,恐怕不符合市场规律吧?”
唐启慢条斯理地切着盘中的牛排:“史密斯先生,一个中国农民的年收入是二十块大洋,而你们从我这一根小黄鱼买走,转手就卖两根小黄鱼。这种行为叫市场规律吗?你们这叫趁火打劫。”
宴会不欢而散。第二天,英国人在海面上就扣留了一批唐启从德国进口的制药设备。
唐启在紧急会议上拍桌子:“没有设备?那就土法上马!告诉技工学校,三天内我要见到二十个能组装蒸馏器的学生!”
最困难的是资金。这天深夜,唐启还在灯下核算账目,小张慌慌张张闯进来:“大人,出事了!贵阳的医保药房被人砸了!”
唐启派徐长三前去调查,发现闹事的是几个地痞,但背后却站着当地药商。“白药”和医保的出现导致他们的收益直线下降。
唐启直接让徐长三对几个药商进行抓捕。当赵铁柱带着行动队的士兵到达这些药商门口时,门口“但愿世上无疾病。宁可架上药染尘”的对联显得格外醒目。
"大人,曲老在官衙等您。"秘书的声音将刚睡着的唐启唤醒。
曲焕章带来了好消息:白药改良成功,止血效果提升三成。
大叔兴奋得像个小伙子:“总督,咱们的白药配上您的青霉素,战场上能多救多少条命啊!”
唐启忽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文件:“曲老,这是白药公司的股份书,您占三成。”
曲焕章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
"必须得!"唐启按住老人的手,“不仅要给股份,我还要在每盒白药上印您的头像,让全中国都知道,这是咱们中国人自己的神药!”
转眼到了十一月。昆明下了场罕见的大雪,唐启站在新落成的西南医科大学门前,看着第一批两百名学生庄严宣誓。他们中不少人是医疗队救过的贫家子弟,如今穿着崭新白大褂,脸上是掩不住的朝气。
"同学们,"唐启的声音在寒风中格外清晰,“你们手中的听诊器,比枪炮更有力量。因为救一个人,就是救一个世界...”
典礼结束后,秘书送来电报:北京方面对西南医保制度表示"关切",要求"暂缓推行"。
唐启冷笑一声,将电报折成纸飞机,任它飞向雪后的晴空。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但看着远处医疗队马车上飘扬的锦旗,那面苗绣的"医者仁心"已经被复制了上百面,他心中涌起无限豪情。
"备马,"他忽然转身对小张说,“我要亲自去趟苗寨,看看阿桑的孩子还咳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