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总督,我必须说,在这么偏远的地方看到电灯,确实令人惊讶。"朱尔典的中文带着浓重的伦敦腔,每个字都像是从鼻子里挤出来的。
"公使先生很快就会看到更多惊讶的事情。"唐启做了个请的手势,引导众人向精炼车间走去。
车间里,二十台电解槽整齐排列,工人们穿着统一的蓝色工装,正用长柄铁勺舀出银光闪闪的锡锭。
法国公使鲍渥尔凑近一看,突然像被烫到似的后退半步:“Mon Dieu(我的上帝)!这光泽...这纯度...”
"99.9%。"唐启平静地说,手指轻轻抚过一块刚刚冷却的锡锭表面,“比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标准高出两个百分点。”
现场突然安静下来,只有电解槽里液体轻微的滋滋声。日本公使小村寿太郎蹲下身,掏出放大镜仔细检查锡锭的切面,脸色越来越难看。唐启知道他在想什么,日本的八幡制铁所至今还在为锡锭纯度达不到98%发愁。
"不可能!"德国克虏伯公司的代表穆勒突然大叫起来,"这种精炼技术连我们都还在实验室阶段!你们怎么可能..."他的话戛然而止,因为他看到唐启身后墙上贴着的工艺流程图上,清清楚楚标注着"反向电流去杂法"几个大字。
唐启心中暗笑。这套技术在他穿越前的时代连大学生都会,但放在1914年,无异于降维打击。1933年云锡炼出纯度99.75%的“上锡”,1946年吕冕南发明滴定法测定精锡成分,使龙国锡产品首次达到国际免检标准
他清了清嗓子:“诸位,这就是’云锡’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每年稳定产量八百吨,欢迎各位下单。”个旧锡矿1921年单年产量达8325吨
话音未落,美国的代表已经挤到前面:“唐先生,我们愿意以高于市场价15%的价格包销半年产量!”
"我们出20%!"英国怡和洋行的经理急得连领结都歪了。
就在这热火朝天的竞价声中,一声刺耳的哨响打破了喧嚣。一个满身煤灰的工头跌跌撞撞冲进来:“唐督!三号矿井塌了!王石头他们十几个兄弟被埋了!”
唐启脸色骤变。三号井是矿上最老的竖井,早就该加固维修,但为了赶产量一直将就着用。他二话不说抓起安全帽就往外跑,身后留下一群面面相觑的外国使节。
塌方现场尘土飞扬,几十个矿工正用铁锹和双手拼命刨着碎石。唐启赶到时,救援队队长老周正对着井口图纸抓耳挠腮:“这下头岔道多得很,不晓得他们被埋在哪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调两台蒸汽水泵来!"唐启扯开领口,“先抽干渗水,再打通风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