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司长刘文典皱眉道:“总督,这恐怕不妥吧?自古文书皆用文言,突然改为白话,会不会显得...不够庄重?”
"庄重?"唐启冷笑一声,"老百姓看不懂的庄重有什么用?"他转向那几个民间艺人,“张师傅,您给大家唱一段《杨家将》听听。”
年近六旬的说书人张德山站起来,清了清嗓子,用地道的云南腔唱道:“话说那杨六郎,镇守三关威风凛,辽兵见了心胆寒...”
唱完一段,满堂喝彩。唐启问刘文典:“刘司长听得懂吗?”
“自然听得懂。”
"那好,"唐启又拿出一份公文,“请您把这份征兵告示念给大家听听。”
刘文典接过文件,磕磕绊绊地念道:“兹有...嗯...鉴于...这个...”
"怎么,刘司长也看不懂?"唐启讥讽道,“这就是你们教育司拟的告示,连你自己都念不顺,老百姓怎么看?”
会场鸦雀无声。唐启环视众人:“诸位,我们修铁路、办工厂、练新军,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让西南百姓过上好日子吗?可如果连政府的告示他们都看不懂,我们做这些又有什么意义?”
民政司长周默然举手:“总督,我赞成推广白话文。但外面的报纸已经在攻击我们搞’国中之国’,这样做会不会...”
"让他们说去!"唐启一拍桌子,“我唐启行事,但求问心无愧。百姓心中有杆秤,谁对他们好,他们清楚得很!”
会议结束后,唐启留下了李根源和宣传司的几个骨干。
"根源,我打算赞助一个话剧团,排演一部新戏叫《雷雨》。"唐启说,“你去找几个进步学生,再联系昆明的戏班子。”
云南的报纸从1903年云贵督署创办的《滇南钞报》是云南首份现代报纸,内容以官方文书为主,1911年因辛亥革命停刊?,1911年后,创办《云南日报》《滇南公报》等,但多因政局动荡短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