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军长,"蔡锷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感慨,“你说这紫禁城见证了多少兴衰?”
顾品珍咧嘴一笑:"管他多少兴衰,现在轮到咱们当家做主了!"他拍了拍蔡锷的肩膀,“走吧,先去把正事儿办了。晚上还得见那些’维持会’的老爷们呢。”
所谓的"临时维持会",其实就是北洋政府垮台后,一帮子官僚和军阀代表临时凑起来的班子。这些人精得很,眼看西南军势大,赶紧摇身一变,成了"和平使者"。蔡锷心里明镜似的,这帮人无非是想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和家产。
中南海怀仁堂里,灯火通明。蔡锷大马金刀地坐在主位上,顾品珍则坐在一旁,手里翻看着一摞文件。堂下站着二十来个穿着长袍马褂或是西装革履的男子,一个个低眉顺眼,大气都不敢出。
"诸位,"唐启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咱们西南军进四九城,不是为了抢地盘,是为了实现国家统一,建立真正的共和政府!”
底下响起一阵附和声。一个留着山羊胡的老者上前一步,拱手道:“护国军高义!我等四九城士绅无不翘首以盼,今日得见义军,实乃三生有幸。”
蔡锷心里冷笑,这老东西前些日子还在报纸上骂西南军是"乱臣贼子"呢。他正要开口,顾品珍却站了起来。
"徐老先生,"顾品珍的声音温和却不容置疑,“西南政府有西南政府的规矩。从今日起,四九城的治安由我军接管,各衙门必须重新登记造册,所有官员需经过审查才能留任。”
那徐姓老者脸色变了变,强笑道:“这个自然,这个自然…”
"另外,"蔡锷继续道,“从即日起实行宵禁,晚上十点后不得随意走动。所有私人武装必须上缴,违者以叛乱论处。”
台下一片哗然。一个穿着西装的年轻人忍不住道:“蔡将军,这未免太过严厉了吧?四九城向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向来如何?"唐启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碗叮当作响,“向来是你们这帮人说了算?告诉你们,从今往后,这四九城得按我们的规矩来!”
那年轻人吓得后退两步,脸色煞白。蔡锷看了一眼,轻轻摇头,然后转向众人:“诸位不必惊慌。只要遵守法令,西南政府保证各位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不是来破坏的,是来建设的。”
会议结束后,顾品珍和蔡锷并肩走在湖边的小径上。四月的晚风带着丝丝凉意,吹皱了湖面,也吹散了白天的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