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京畿初定,然群雄环伺

蔡锷接过电报,借着月光扫了几眼,冷笑道:“共商国事?我看是来探虚实的吧!这老阎精得很,山西被他经营得跟铁桶似的,现在看咱们势大,想讨价还价呢。”

"无论如何,这是个机会。"蔡锷道,“如果能和平解决山西问题,对其他军阀也是个示范。”

顾品珍不置可否,把电报揉成一团塞进口袋:“再说吧。时候不早了,你也早点休息。明天还有得忙呢。”

第二天一早,蔡锷就开始了繁忙的工作。他先是接见了四九大学的教授们,详细阐述了西南政府的教育政策;然后又与工商界代表座谈,承诺保护合法商业活动;下午更是亲自到贫民区视察,下令开仓放粮,救济贫民。

而就在蔡锷忙于安定民心的同时,唐启在长沙的总督府里,正面对着一场艰难的谈判。

"唐先生,"英国领事操着生硬的中文,脸上挂着虚伪的笑容,“大英帝国承认贵方的实力,但我们希望贵方能尊重各国在华利益,特别是庚子条约规定的各项权益。”

唐启翘着二郎腿,手里把玩着一只镀金打火机,似笑非笑:“领事先生,您说的那些条约,是跟清政府签的。现在都民国了,那些玩意儿还作数吗?”

领事脸色一变:“唐先生,国际条约不容轻侮!如果贵方执意破坏现有秩序,恐怕…”

"恐怕什么?"唐启猛地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盯着领事,“派军舰来?别忘了你们的远东舰队现在在哪呢!”

领事被噎得说不出话来,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唐启见状,语气稍微缓和:"当然,我们西南政府愿意与各国保持友好关系。只要遵守我国法律,合法经商我们欢迎。但要是想像以前那样横行霸道,"他啪的一声合上打火机,“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当熊克武回到四九城时,已是深夜。他刚进中南海,就看见蔡锷的书房还亮着灯。推门进去,只见蔡锷伏案疾书,桌上堆满了文件和地图。

"还没睡?"熊克武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

蔡锷抬头,眼中布满血丝:“你怎么回来了?天津那边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那帮洋鬼子,表面上客客气气,背地里不知道在打什么算盘。已经安排第八军进驻大沽口了,岸防炮也在广西装船了。"熊克武倒了杯茶,一饮而尽,“对了,你今天忙得怎么样?”

蔡锷放下笔,揉了揉手腕:“还算顺利。教育界和工商界基本稳住了。就是逊清皇室那边…”

“怎么?溥仪那小子不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