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启没有跟他谈任何具体的项目要求,只是问了问他国外的研究环境,问了问他对未来科学发展的看法,最后,只说了一句:“陈先生,欢迎回家。这里百废待兴,但未来可期。我们需要你,更需要你带来的,那种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科学火种。请把它,播撒在这片土地上。”
当时他还有些不解,此刻,听着身后机器的轰鸣,看着窗外思想的碰撞,他忽然有些明白了。那位大帅官所要的,不仅仅是一项项具体的技术突破,他想要的,是一场席卷整个民族的、深刻的文化与思维方式的变革。
这变革的浪潮,正由眼前这些年轻的、充满活力的面孔承载着,奔流向一个充满了未知、却也充满了希望的未来。
校园里,不知哪个教室,隐隐传来一阵用风琴伴奏的、略显生涩却充满激情的合唱声,那是新编的校歌,歌词质朴,却意气风发: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
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
学问无穷,科学昌明,救时扶危,任重道远……”
歌声、机器声、辩论声,在这片古老的天空下,交织成一曲前所未有的、充满了痛苦蜕变与新生希望的宏大乐章。而这,仅仅是开始。
“报告!”门外传来清晰的声音,带着军人特有的短促和力度。
“进来。”唐启收回望向窗外的目光,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进来的是徐长三,中等身材,面容精悍,穿着一身浆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制服,眼神锐利得像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