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草案原则可行,细节发回工部再议。水利疏浚乃民生根本,急务!预算单列,优先保障,责成工部即刻勘测,秋收后动工。”
礼部《各州县蒙学堂推广及师资筹备章程》。
“推广步骤可行。协同工部优先建设学堂,师资招募,考核须从严,教材尽快印发补足。”
一份份文书在她手中流转,批阅,决策。
涉及钱粮、人事、工程、律法……事务繁杂,却容不得丝毫马虎,她神情专注,时而蹙眉深思,时而快速书写。
权力带来的不仅是尊荣,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时间在笔尖和光影中悄然流逝。
待处理完最后一份紧要公文,日影已微微西斜。
张潇一长长舒了口气,揉了揉有些酸痛的脖子。
她没有立刻起身,而是铺开一张宣纸,取过一支兼毫笔,蘸饱了墨。
摒除杂念,她悬腕运笔,在雪白的宣纸上写下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知行合一”、“格物致知”。
又写了几句勉励的话“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百工技艺,皆可成道”。
笔锋沉稳有力,一横一竖间筋骨刚劲,气韵流转,透着磅礴之气,已有自成一派的风骨。
这是她对自己的鞭策,也是对未来道场学子的期许。
练了约莫半个时辰,她挑出几张最好的,小心卷好。
“寻苓”她唤道,“将这些字,连同之前选好的明德楼、格物楼那几个字,一并送去工部。告诉他们,学堂内部既已装修妥当,牌匾之事,可以着手按此字样镌刻了。”
温寻苓是今日偏殿当值之人,负责张潇一与其余部门对接。
“是,尊上。”温寻苓恭敬接过字卷。
看着温寻苓离去,张潇一走到窗边,望向白玉京下方渐渐笼罩在暮色中的华阴县城。
灯火次第亮起,光轮蒲公英柔和的光晕点缀着街巷。
没有人是天生的强者。
从刚入社会的大学生,到如今执掌一方的神尊,这条路,是她咬着牙,在无数个如同今日这般充实到疲惫的晨昏里,一点一点,跌跌撞撞,却又无比坚定地走出来的。
日进一寸功,便是通天路。
她握了握拳,眼中光芒更盛,前路漫漫,而她,才刚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