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仁与效

一位素来重视军纪仁义的将领愤然道,脸色铁青。

“哼!迂腐!” 有将领立刻反驳,“兵者,诡道也!张献忠洞察人心,善用形势,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何错之有?难道非要我儿郎顶着箭雨滚木,强攻山寨,死伤枕藉才叫正道?那山下被迫为贼眼的百姓,难道不是他这一番操作才得以保全?”

“话虽如此,手段未免太过酷烈,恐失民心……”

“民心?拿下山寨,肃清匪患,保一方安宁,这才是最大的民心!那些被裹挟的百姓,只会感激道场除了这伙祸害。至于过程?成王败寇,活下来的人才有资格谈仁义!”

争论声在帐内上回荡。

一方认为张献忠的权变狠辣是乱世求存的必要手段,高效实用;另一方则认为其做法过于酷烈,有违道场“护道安民”的宗旨,长远看恐埋隐患。

端坐中央的张潇一,目光沉静地扫过争论的将领,最终落在青圭鉴上定格的画面。

乌火看着青圭鉴里中不同队伍展现,歪着头问:“母神怎么看?”

张潇一轻轻一笑,摸了摸乌火的头,不大的声音盖下了讨论声。

“为将者,仁心是根,不可无,否则与屠夫何异?然权变是刃,不可钝,否则便是迂腐,徒增伤亡。”

“赵屠花之仁,可安士卒之心,聚军中之志,乃治军长远之道。张献忠之变,可破眼前之敌,解燃眉之急,乃临阵决胜之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善战者,当知人善任。何时该怀柔,何时该霹雳,存乎一心,审时度势而已。”

“此二人,皆我道场良将。用其长,避其短,足矣。”

言毕,张潇一不再多言,目光重新投向青圭鉴的光影中,张献忠正指挥着士兵清理战场,收缴物资,动作麻利。

乱世烽烟,需要赵屠花这样堂堂正正的锋刃,也同样需要张献忠这般不择手段的尖刀。

只要能斩开这沉沉黑暗,迎来曙光,手段,不过是通往目的地的不同路径罢了。

她要的,是结果。

红色与蓝色的光点在莽莽山林间碰撞、迂回、渗透、绞杀……将十虎岭搅得天翻地覆,彼此对抗竞争渐入高潮。

数日后,白玉京一处临水的玲珑亭阁。

微风拂过莲池,带来丝丝清凉。

亭中石桌上,一副榧木棋盘光洁温润,黑白二子星罗棋布,正是棋至中盘。

张潇一一件水蓝色纱衫,下系鹅黄色百褶裙,发髻松松用红丝带绑着,少了几分神尊威仪,多了几分少女的清雅。

她执黑子,凝神注视着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