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桂影灯明!陆野的未圆灯谜

暖宝拍着手笑:“爸爸的灯谜,我全猜对了!”

陆沉舟从兜里掏出颗桂花糖,塞进暖宝手里:“你爸去年说,猜对了要奖励糖桂花,可他没来得及买,只藏了颗糖。”他将糖纸剥开,糖块上还沾着半片桂花瓣,“这是你爸去年藏在罐底的,说‘留着给小宝猜灯谜’。”

暖宝含着糖,甜汁顺着下巴滴在石桌上:“爸爸的糖,比商店的还甜!”

月光漫过兔灯的灯面,将“幸运灯”三个字照得发亮。叶知秋望着暖宝的笑脸,突然想起三年前的中秋。那时陆野还在病床上,攥着她的手说:“秋姐,等我好了,咱们一起去买桂花。我要挑最香的,给你做糖桂花,再扎盏兔子灯,让小宝猜灯谜。”结果他没能等到那一天,却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用输液的手扎了这盏灯——灯面画得歪歪扭扭,灯穗编得松松垮垮,却成了暖宝每年中秋最宝贝的玩具。

“阿野,”她轻声唤。

“在这儿呢。”陆沉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捧着个旧木盒,盒盖沾着层薄灰,打开时飘出淡淡的桂香——是陆野去年中秋整理的“灯谜笔记”。盒底整整齐齐放着:半张糖桂花纸、三盏扎坏的灯笼、还有一张照片——是去年中秋,陆野抱着暖宝坐在桂树下,暖宝举着兔子灯,笑得眼睛弯成月牙。照片背面写着:“小宝的灯谜,要猜到月亮都笑了。”

暖宝凑过去,踮着脚摸了摸照片:“妈妈,这是爸爸和我的灯谜!”

“是呀。”叶知秋笑着摸他的头,“你爸说,等你长大,要教你扎灯笼,要扎得比他的还圆。”

陆沉舟从盒里取出半卷红绳:“你爸去年买的红绳,说‘要留着给小宝编灯穗’。”他将红绳递给暖宝,“来,像爸爸那样,编个灯穗。”

暖宝的小手笨拙地搓着红绳,红绳在他指缝里绕成小团——像陆野去年编灯穗时,反复拆了又编的模样。他编完最后一圈,举着灯穗喊:“妈妈,爸爸的灯穗,我编好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对。”叶知秋接过灯穗,指尖触到红绳的温度——和陆野去年系灯穗时,掌心的温度一个样。那时他举着灯穗笑:“秋姐,这灯穗要系得松些,这样灯才会晃,像小宝的小辫子。”结果暖宝拽着灯穗跑,灯穗散了线,他却摸着脑袋说:“正好,明年换个新灯穗,像小宝的新围巾。”

暮色渐浓时,三人围坐在石桌旁。陆沉舟煮了锅芋头糖水,甜香混着桂花香漫开来。暖宝捧着蓝边瓷碗,小口抿了口汤,眼睛立刻亮起来:“妈妈,这汤有爸爸的味道!”

“是呀。”叶知秋笑着摸他的头,“是桂花的香,是芋头的甜,是爸爸的爱。”

暖宝突然放下碗,从口袋里掏出张皱巴巴的画纸:“妈妈,我给爸爸画了张灯谜图!”他的小脸上沾着糖渍,眼睛亮得像两颗星子,“画里有爸爸,有兔灯,还有我——我在猜灯谜,爸爸在笑!”

陆沉舟接过画纸,画上的男人穿着蓝布衫,蹲在桂树下,怀里抱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手里举着盏兔子灯。背景里的月亮圆得像块糖,桂花瓣纷纷扬扬,像撒了把碎金。

“这是……”叶知秋的声音发颤,“去年中秋,爸爸教你猜灯谜时,你画的?”

“对!”暖宝用力点头,“爸爸说,等我长大,要画幅‘全家猜灯谜图’,挂在我们的院门口。”

陆沉舟轻轻把画贴在灯笼旁的墙上。月光透过桂树枝桠洒进来,照得画上的男人和小女孩都泛着暖光。暖宝趴在画前,小声说:“爸爸,我画好了,你看到了吗?”

“看到了。”陆沉舟的声音温柔得像晚风,“他说,小宝画得比去年还好。”

暖宝拽着她的衣角,指着兔灯:“妈妈,爸爸的灯在发光!”

叶知秋抬头。兔灯在月光里泛着橘红色的光,像撒了把碎金。她想起陆野从前指着兔灯说:“秋姐,灯是月亮的孩子,能把思念照得亮堂堂的。”

而此刻,暖宝的笑声混着芋头汤的甜香,混着桂花瓣落在瓦檐上的细碎声,在院子里轻轻飘——那是陆野留在人间的光,是他们家的中秋,永远不会暗。

“阿野,”她轻声说,“小宝的灯谜,你猜到了吗?”

“猜到了。”陆沉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温柔而坚定,“他猜对了所有,包括我心里的。”

暖宝蹦蹦跳跳地跑到他们中间,举着兔灯喊:“爸爸妈妈爷爷,你们快看!爸爸的灯,在月亮里笑呢!”

叶知秋望着他发梢的月光,突然明白——有些爱,从来不会因为岁月流逝而消散;有些温暖,反而会在团圆的时刻愈发明亮。

就像陆野曾经说过的那样:“秋姐,我们的爱,要像这中秋的月亮,无论圆缺,都永远照着彼此。”

而现在,中秋夜长,院门口的兔灯仍亮着,他们的爱,正如这满院的桂香一般,在每一个平凡而又圆满的日子里,静静地流淌,甜甜地弥漫,从未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