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陆野抱着暖宝在院里放小烟花。暖宝举着仙女棒,转着圈跑:“爸爸!看!我变成小仙女了!”
“是咱家的小福星。”陆野笑着,把她举过肩头,“明年元夕,爸爸教你扎灯笼。”
“好!”暖宝搂住他脖子,“我要扎最大的兔子灯!”
叶知秋站在门口,望着祖孙俩的背影,嘴角漾着笑。她手里端着杯热茶,看月光洒在院角的梅花树上,看灯笼的光映在雪地上,忽然觉得,所谓“元夕”,不过就是这样——有灯火的暖,有汤圆的甜,有家人的笑,有邻里的闹,有过去的传承,有未来的期盼。
而他会用一辈子的时间,守着这些“期盼”,守着这个家,守着这个叫“团圆”的元夕。
第二天清晨,暖宝穿着小棉鞋跑到院子里:“爸爸妈妈!我的兔子灯呢?”她扒着门框,“我要给太爷爷送灯!”
“小宝儿真孝顺。”叶知秋递过兔子灯,“拿着,替爸爸妈妈给太爷爷拜年。”
陆野扛起锄头:“走,咱去地里看看。”他拍了拍暖宝的头,“今年该种南瓜了,你太爷爷最爱吃南瓜粥。”
“我要种最大的南瓜!”暖宝举着灯笼,“比房子还大!”
陆奶奶站在院门口,望着祖孙仨的背影,喃喃自语:“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风里飘来梅花的清香,混着远处村庄的喧闹,那是元夕的余韵,是春天的序曲,是陆野一家写给新岁的情书,更是写给未来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