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其余四十九份神识,则围绕着这份隐没的神识流转不息;
通过这种循环往复的流转,蕴养这“遁去的一”,并且定期融合,进而使得全部神识不断壮大。
但此刻陈明识海内的情况,并非如此。
只有一半的神识化分成为了四十九份,而另外一半,却莫名其妙地演变成为了陈明的形象,是另类的与功法描述大相径庭的主神识吗?
至于这个凭空出现的祭坛,在原本的功法记载中,更是没有任何片言只语提及。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陈明心中涌起一阵深深的不安。
为了弄清楚这一切,陈明急忙拿出大衍炼神诀的功法玉简,反复观看、揣摩其中的每一个字句。
他对所有的字里行间,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甚至对功法中每一个可能的演变,都进行了追本溯源式的追索,试图找出这变异的根源。
不仅如此,他还心急如焚地去到藏经楼内,如饥似渴地疯狂阅读各类典籍。
他深知,面对如此奇异的状况,自己现有的知识储备和宽广度或许远远不够;
必须从海量的修真典籍中寻找线索。
在这个漫长而又煎熬的过程中,大衍炼神诀依旧在正常运转着。
即便陈明在阅读和思考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也没有出现过任何不良的影响,丝毫没有干扰到陈明的正常修炼生活。
这一情况,让陈明原本高悬的心,渐渐安稳了下来。
然而,陈明却依旧不敢有丝毫掉以轻心。
他心里清楚,神识乃是魂魄的外在表现,是魂魄的具现和外延,与一个人的根本息息相关。
它出现的任何细微变化,都可能导致产生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
更何况,这还是源自于,自己主动按照功法修炼所引发的变化;
而且,在已知的修真知识里,没有过任何相关记载。
尽管陈明之前所做的种种努力,暂时并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但他依然坚持不懈地持续探究着。
既然在外界的典籍中难以找到答案,陈明在广泛阅读、不放过任何一本相关读物的同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