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论道2

我总算明白‘玄牝’为何既是生门又是玄关了;

就像万刃诀的灵力运转,既要扎根丹田,又要通达四肢百骸,这不就是‘天地交泰’吗?”

慧明也笑道:“小僧也懂了。‘道可道,非常道’;

说的或许就是修行没有定法,唯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道。”

陈明看着他们茅塞顿开的样子,心中也生出了几分愉悦。

他一直觉得,经典之所以难懂,并非因为文字晦涩,而是因为后人总想找到唯一的答案。

可修行之路本就千人千面,又怎能用一种解释概括?

陈明“书痴”的名声,早在入学前便已经传开了。

擂台一战取胜后,他的名字更是传遍学塾;

前来请教经典义理的人愈发多了起来,有时刚回到洞府;

就有七八人在门口等候,让他不胜其扰。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一日,陈明对周琳玲叹道;

“你一言我一语,既杂乱无章,又浪费时间,不如找个时间,大家聚在一起论道,互相启发。”

周琳玲闻言笑道:“这主意好。一来能解决众人的困惑;

二来也能借此结交些朋友,符合咱们商会广结善缘的方针。”

于是,陈明便定下规矩:每月底学塾休沐之日,在云母峰举行论道大会。

这里不设主讲,全凭众人自由辩论,各抒己见,只求取长补短,共同精进。

云母峰距学塾主峰数十里,虽属学塾范围,却人迹罕至。

峰顶地势平缓开阔,草木葱茏却无高大古木遮挡视线;

抬头可见流云过岫,侧耳能闻清泉叮咚,正是论道的绝佳去处。

这日卯时将尽,晨曦微露,陈明带着韩喏御剑而来。

尚未落地,便见峰顶已是人声鼎沸,黑压压坐了近百人,比预想中多了数倍。

除了六合商会和泰安盟的熟人,还有不少生面孔;

他甚至看到马坤也坐在角落里,见他看来,还咧嘴笑了笑;

显然是有人呼朋唤友,提前将消息传了出去。

“比想象中热闹。”陈明心中暗道,他也不介意。

广交朋友本就是商会的方针,多些人参与,反倒更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他与韩喏落在峰顶中央,那里早已被众人空出一片丈许见方的空地。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