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一段优雅简洁的代码)
刚写的,命名“Nian's Order”,优化了你那个VR看展程序的加载逻辑。
【许念】:趴桌睡了半小时,梦到你抢我冰淇淋。(附赠一个气鼓鼓的表情包)
【江澈】:(转账520,备注:赔款,买十个,等我回来一起抢。)
他们用彼此才懂的方式,在各自忙碌的赛道上,为对方点亮一盏小小的灯。
这天晚上,许念在《共生》的创作上遇到了巨大的瓶颈。她试图表现数据流与情感线的交织,但画出来的效果总是生硬割裂,无法达到她心中那种“呼吸感”。烦躁和沮丧几乎要将她淹没,她颓然地放下画笔,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一种孤独感悄然蔓延。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是江澈发来的视频请求。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接通了。
屏幕那端,江澈似乎也在休息间隙,背景是实验室走廊,他脸上带着明显的倦色,但眼神依旧清亮。
“乖乖,怎么了?”他开口第一句就问,语气笃定。他甚至不需要她说什么,就从她微微蹙起的眉头和略显暗淡的眼神里,读出了她的情绪。
许念鼻尖一酸,差点掉下泪来。她将摄像头转向画架上那幅停滞不前的画作,声音有些沙哑:“卡住了,怎么画都不对……”
江澈安静地听着她断断续续地讲述遇到的困难,没有打断,只是目光专注地看着屏幕里那幅局部画作。等她说完,他才缓缓开口,声音透过电流传来,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
“念念,记得我调试那个多线程并行处理算法的时候吗?各个模块单独运行完美,但一旦协同,就各种冲突崩溃。”
许念愣了一下,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说起这个。
“后来我发现,问题不在模块本身,而在它们交互的‘接口’和‘缓冲区’。”江澈继续说着,语气平静得像在讨论一个技术问题,“数据流和情感线,也许不一定要强行‘交织’,可以给它们设立一个缓冲地带,一种过渡介质,比如……光?或者某种模糊的、不确定的形态,让它们在其中自然渗透、影响,而不是生硬地碰撞。”
他用代码世界的逻辑,来解读她艺术创作的困境。
许念如同被一道闪电劈中,瞬间茅塞顿开!是啊,为什么一定要是清晰的线条交织?为什么不能是光的折射、水的浸润、雾的弥漫?一种更柔和、更自然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