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她的战场,是他从未踏足的荆棘王冠

他不仅调取了山本健一近十年所有公开作品的高清图像及评论文章,利用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快速分析了其作品中的符号运用、色彩偏好和批评家常用关键词。

更让许念惊讶的是,他不知从哪里找到了全球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的东方古典艺术珍品高清数据库,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论文库。他编写了几个简单的交叉分析程序,将许念作品中的某些元素(如特定的留白方式、色彩节奏)与古典绘画中的美学原则进行数据化比对,生成直观的相似度图表和理论支持引用。

他甚至潜入(合法访问)了几个哲学和美学的开源学术网络,爬取了关于“跨文化语境下的艺术真实性”相关的前沿讨论,提炼出核心观点,供许念参考。

“看这里,”江澈指着屏幕上他生成的一张对比图,“你《经纬》中这条线的‘气韵流动’感,与宋代山水画中的‘三远法’在数据模型上呈现高度相似的特征,这完全可以反驳他所谓的‘缺乏东方根基’。”

“还有,”他调出另一份分析报告,“山本近年的作品,对‘物哀’美学的重复使用率高达67%,某种程度上,是否也是一种自我重复和符号化?”

他没有直接告诉许念该说什么,而是将冰冷的数据、清晰的可视化图表和严谨的逻辑链条摆在她面前,像最可靠的弹药库管理员,为她备足了反击的武器。

许念看着他专注侧脸,看着他为了她的“战场”,动用他所有的智慧和资源,在她不熟悉的领域为她披荆斩棘。那种被无条件支持、被深深理解的感觉,比任何情话都更让她心动。

原来,他的代码,不仅能写浪漫,更能化为她手中最锋利的剑,为她迎战世界的质疑。

一周后,巴黎那间充斥着艺术气息却也暗藏机锋的会议室里。

许念穿着简洁的黑色套装,从容不迫地站在投影前。她没有急于反驳,而是先展示了自己的作品,然后,她引用了江澈帮她整理的那些数据化对比、理论交叉分析,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地阐述了自己如何将东方美学的“神”而非简单的“形”,与当代科技语言进行深度融合与再创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山本健一皱着眉提出质疑时,她甚至能引用对方自己作品中的数据特征进行类比和反诘,语气平静,却寸土不让。

马修·劳伦特眼中赞赏的光芒越来越盛。而山本健一,从最初的不屑,到后来的沉思,最终,在许念展示出一组将《道德经》的“有无相生”概念与算法生成艺术结合的新草图时,他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松动。

会议结束,马修主动走过来,用力握了握许念的手:“精彩的论述,许小姐!你不仅是一位艺术家,更是一位思考者。威尼斯见。”

回公寓的路上,晚风拂面。许念看着身边沉默却始终紧握她手的江澈,心中充满了巨大的成就感,以及对他更深沉的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