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念深吸一口气,没有被周曼咄咄逼人的气势吓倒。她上前一步,走到《奇点冥想》前,目光平静地迎向周曼。
“周总监,感谢您提出的质疑。”她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稳定,“首先,我并不认为‘技术’与‘人文’是二元对立的。人类每一次技术的飞跃,都深刻重塑着我们对自身和世界的认知,这本身就是最宏大的人文叙事。”
她指向画面中那些幽微闪烁的“粒子”:“这些看似冰冷的视觉元素,其生成算法核心,源于对脑电波、生命节律等生物数据的模拟。它们不是无意义的符号,而是对‘生命本身’这种最复杂、最本源能量形式的抽象表达。”
接着,她走到互动传感器前:“您认为无法产生情感连接的频率,恰恰试图捕捉的是人类意识最底层、最前语言状态的波动——那是比喜怒哀乐更原始的‘存在感’。艺术的价值,难道不应该包括引领观者去体验那些尚未被日常语言定义的、更深层的内心共鸣吗?”
她的阐述条理清晰,步步深入,直接将争论从“技术有无温度”提升到了“艺术探索边界”的层面。
“至于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许念微微扬起下巴,眼神清亮而自信,“艺术史上,许多开创性的风格在诞生之初,都曾被质疑‘不被理解’。它的价值在于提出问题,拓展感知的边界,而非仅仅迎合现有的市场口味。我相信,能够触动人心深处、引发对存在本质思考的作品,自会找到它的知音和应有的位置。这,比短期内的市场估值更重要。”
她看着周曼,最后说道:“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我的创作,我希望是‘敬畏’——对生命本源、对未知领域的敬畏。而不是‘自嗨’。”
一番话,不卑不亢,既有对自身理念的坚守,又有对狭隘定义的打破。展厅内安静得能听到呼吸声。
小主,
维克多·李率先鼓起了掌,眼中带着赞赏:“很精彩的阐释,许念同学。你的思考深度,超越了许多同龄人,甚至一些所谓的成熟艺术家。”
几位校内教授也纷纷点头表示认同。周曼站在原地,脸上的表情有些僵硬,她似乎没料到许念如此年轻,却有如此强大的逻辑和定力,能在专业质疑面前毫不退缩,甚至反将一军。
掉马了吗?
是的,许念那深植于骨髓的、与“乖乖女”外表形成反差的强大内核与专业自信,在面对权威质疑的高压下,彻底掉马。
掉下的,是容易被误读的、基于年龄和性别的柔顺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