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秦浩轩终是忍不住,声音发闷,“小金的事,本是我的劫数,该由我来扛。”
蒲汉忠转过头,脸上沟壑里的光淡了些,倒添了几分暖意:“你是我师弟,你的事,便是灵田谷的事。”他拍了拍秦浩轩的肩,掌心粗糙得像老树皮,“再说,严冬那厮狂得没边,早该有人挫挫他的锐气。”
晚风掀起他洗得发白的衣袍,露出里面打着补丁的里衬。秦浩轩望着他被岁月和病痛磨出沟壑的脸,望着他咳得发颤却依旧挺直的脊梁,忽然觉得眼眶发烫——这位师兄啊,就像灵田谷的老桑木,默默扎根在这片土地,结出的果子给了别人,自己扛着风霜,守着这片谷,一站就是一辈子。
他没再劝,只在心里暗下决心:斗法小会那日,便是拼着违反门规,也要护师兄周全。哪怕事后被逐出师门,也认了。
“师兄,我想了很久……”秦浩轩喉头哽着,声音发颤,“这番话或许是种冒犯,但我还是想说——上了擂台,便认输吧。”他垂着眼,指节攥得发白,“这本是我的事,却要你替我扛。若你真有三长两短,我……我既对不住你,更没法向师尊交代。”
蒲汉忠听着,心头一暖,面上却沉了沉,语气带着不容置喙的严肃:“我是你的入道师兄,你受了委屈,我不出头谁出头?”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秦浩轩泛红的眼角,放缓了语气,“严冬那厮给小金下毒,明着是针对它,实则是想拖慢你的修行进度,断你的资源。你若真被落下太多,我这个辅导师兄脸上难道有光?说到底,我也是为自己争口气。”
秦浩轩怎会不懂他的苦心?这番话不过是想让自己宽心。眼眶里的热意翻涌,他死死憋着,硬是没让眼泪掉下来。从袖中摸出个小巧的瓷瓶,不由分说塞到蒲汉忠手里:“师兄,这行气散你已推了两次,这次说什么也不能再拒。”瓶身微凉,却被他攥得温热,“就算……就算为了让我安心,好吗?”
蒲汉忠看着掌中的瓷瓶,又看了看秦浩轩泛红的眼眶,终是叹了口气,指尖摩挲着瓶身的纹路:“你啊……”话里带着无奈,却终究没再推辞,将瓷瓶揣进了怀里。
晚风穿过回廊,吹起两人的衣袂,秦浩轩望着师兄略显佝偻却依旧挺直的背影,暗暗握紧了拳——擂台上,他绝不会让师兄独自面对。
秦浩轩的手像只急慌慌的雀儿,从怀里抓出一把行气散,油纸包哗啦啦散在桌上,像撒了满地星子。“师兄!”他声音发紧,带着点没头没脑的莽撞,“你这次再推,就是打我脸!”
蒲汉忠的手悬在半空,刚要把油纸包推回去,就被秦浩轩按住了手腕。少年的掌心滚烫,带着练气时的余温:“以前你说我修为浅,行气散该留着自己用——可现在不一样了!我炼的散,够我和徐羽吃到突破仙叶境,多的还能换灵石,堆在屋里都占地方!”他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你为了小金去约战严冬,明知道他比你高两叶,明知道你咳得连剑都快握不住……”
油纸包上的褶皱被蒲汉忠的指腹磨得发亮,他望着桌上的行气散,每包都裹得方方正正,透着秦浩轩那股子较真的劲儿——当年这孩子炼散,总把药粉洒得满地都是,如今却能将剂量拿捏得分毫不差。
“浩轩,”蒲汉忠的声音低了些,带着咳后的沙哑,“我这身子骨,就像被虫蛀空的老木头,再填多少散也撑不起来。你不一样,你离仙叶境还差四十九片叶,每片叶都得用行气散养着,哪能浪费在我这……”
“谁说浪费?”秦浩轩打断他,抓起一包行气散往他怀里塞,“你突破了,才能在擂台上接严冬三招!不然凭你现在的状态,第一招就得被他震飞——到时候我怎么办?冲上去帮你?那不是更丢人?”
他故意说得凶,眼里却泛着光:“我要的不是你硬撑着护我,是你好好的,等我长够四十九片叶,咱们一起去看仙树境的日出。到时候你再骂我笨,说我连散都炼不好,我保证不还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蒲汉忠的手指触到油纸包,温温的,像握着团刚出窑的炭火。他忽然想起三十年前,这孩子刚入道,捧着包炼砸了的行气散哭鼻子,说浪费了好药材;又想起十年前,他偷偷把自己的散塞给受伤的小金,说“猴子比我更需要”。
“罢了。”蒲汉忠终是松了手,将行气散揣进怀里,胸口抵着那点暖意,咳了两声,却带了点笑意,“等你长够四十九片叶,可别忘了……我还等着骂你笨呢。”
秦浩轩猛地抬头,撞进他眼里——那里头哪有什么土埋半截的颓唐?分明藏着星子,亮得像他刚炼出第一包像样的行气散时,两人在月下碰杯的酒光。
窗外,老槐树的影子晃了晃,像是谁在点头。桌上的油纸包安安静静躺着,每一包都在说:别急,我们还有很长的日子,够你慢慢好起来,够我慢慢长大。
蒲汉忠望着秦浩轩泛红的眼眶,喉间涌上一阵痒意,忙侧过脸剧烈地咳嗽起来。指节攥得发白,连带着肩膀都在颤抖,仿佛要将肺都咳出来。
待那阵咳意过去,他才缓缓直起身,眼底蒙着层病态的潮红。他何尝不知行气散的妙用?只是当年为护宗门典籍,被魔教长老的“蚀骨烟”所伤,五脏六腑早已被毒素侵蚀,经脉如同风化的老木,布满细密的裂痕。这些年全靠师尊留下的护心丹吊着一口气,寿元早已入不敷出,就像风中残烛,不知何时便会熄灭。
修仙者的黄金时期?他自嘲地勾了勾唇角。于他而言,能多撑一日,便是赚一日。行气散是何等珍贵的资源,蕴含的灵力沛然磅礴,以他如今的残破之躯,吞下只会经脉爆裂而亡,那才是真的暴殄天物。
这些事,他从没对秦浩轩说过。这孩子心思纯澈,何必让他背负这份沉重?平日里咳嗽时,听着旁人私下议论“痨病鬼”“寿元将尽的老头”,他也只当没听见——修仙路上,谁还没点不为人知的伤疤?
“浩轩,”蒲汉忠的声音带着咳后的沙哑,却异常温和,“听话。”他抬手,想揉一揉少年的头发,终是停在半空,转而拿起桌上的茶壶,给秦浩轩续了杯热茶,“你还年轻,经脉通畅,正是吸纳灵气的好时候。这行气散,该用在刀刃上。”
“可你是我师兄啊!”秦浩轩猛地抓住他的手腕,指腹触到他腕骨上突出的青筋,只觉得硌得慌,“你当年为了护我,才被那魔头伤了根基……现在我有能力了,难道眼睁睁看着你……”
话没说完,已带了哭腔。他虽不知师兄受伤的详情,却隐约猜到与自己有关。这些年看着师兄日渐衰败的身子,他心里像压着块石头,沉甸甸的喘不过气。
蒲汉忠看着他泛红的眼角,心头一软,终是叹了口气:“傻小子。”他抽出一只手,轻轻拍了拍秦浩轩的手背,“当年之事,是我身为师兄的本分。再说了,我这身子……未必就没转机。”
他这话半真半假。师尊曾说,若能寻得“还魂草”,或有一线生机。只是那仙草生长在万魔窟深处,凶险万分,他不愿让秦浩轩涉险。
“那你也得吃!”秦浩轩却较上了劲,从怀里又掏出个小玉瓶,倒出三粒莹白的丹药,塞进蒲汉忠手里,“这是我用行气散炼的辅丹,性子温和,总不至于浪费。你要是再推,我现在就去万魔窟!”
蒲汉忠握着那三粒丹药,指尖传来微凉的触感。丹药上还带着少年手心的温度,像三颗小小的星辰,灼得他心口发烫。
他望着秦浩轩倔强的脸,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为了抢回被抢走的灵草,红着眼冲上去跟师兄们拼命的小不点。时光荏苒,当年的小不点长大了,学会了护着他这个没用的师兄。
“好,”蒲汉忠终是点了头,将丹药小心收好,“我吃。”
秦浩轩这才松了口气,抹了把眼角,又恢复了那副少年气的模样:“这才对嘛!等我突破仙叶境,就陪你去极北冰原找‘雪莲子’,听说那东西能温养经脉呢!”
蒲汉忠笑了笑,没说话。只是握着丹药的手,悄悄收紧了些。
窗外的风还在吹,老槐树的叶子沙沙作响。或许,真的可以再等等。等这孩子再长大些,等他能独当一面了……
他低头,看着手心里的丹药,忽然觉得,这风中残烛般的日子,似乎也没那么难熬了。
秦浩轩望着蒲汉忠,喉头像是被什么堵住了,千言万语涌到嘴边,最终只化作无声的注视。来到太初教这些日子,他见多了为求长生而冷漠算计的人,每个人都像裹着层坚硬的壳,只盯着自己的利益,稍不如意便可能弃同伴于不顾。可眼前的入道师兄,却完全不同。
他总在不经意间递过一颗疗伤的丹药,在自己练岔气时默默帮着顺气,甚至会在寒夜里多备一件御寒的法衣……这些细碎的关心,像温水慢慢浸润了秦浩轩的心。离开家后,那份空落落的感觉,竟在蒲汉忠这里一点点被填满——是亲人般的温暖,是家人般的踏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蒲汉忠看着他眼底翻涌的情绪,轻轻叹了口气,接过行气散时指尖微顿,心里已做了决定:这东西太金贵,自己这残破身子怕是消受不起,倒不如留着,等浩轩突破瓶颈时用,才不算浪费。再说,向来是入道师兄照拂师弟,哪有反过来的道理?
“秦师弟,你一定要好好修炼。”蒲汉忠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夕阳的光落在他鬓角的白发上,添了些沧桑,“记住,只有境界提上去,寿元才能跟着增长。对咱们修仙者来说,寿元就是根,有了根,才能谈往后的路。”
这话,他几乎每天傍晚都会说,只是这段日子,说得更勤了,语气里的忧虑也重了些,像是怕说少了,便没人再叮嘱这孩子一般。
“师兄放心,我定会潜心修炼,绝不懈怠。”秦浩轩送蒲汉忠到门口,望着他清瘦的背影,忍不住又叮嘱道,“但师兄也要听我一句,那行气散您务必收下。我知道您性子执拗,断不会在擂台上认输,可这十天里,能多一分力气总是好的……”
他话说得恳切,眼底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蒲汉忠的身体状况,他看在眼里,虽不知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但那日渐苍白的脸色、频繁的咳嗽,都让他心里发紧。这样的身子,怎能再受半分伤?
蒲汉忠脚步微顿,没有回头,只摆了摆手,声音轻得像风:“知道了。”
看着他消失在回廊尽头的身影,秦浩轩轻轻叹了口气,转身回房。本想打坐修炼片刻,平复一下心绪,门外却又响起了敲门声。
打开门,看到来人,秦浩轩微微一怔——竟是古云子堂主。
“弟子秦浩轩,见过古堂主。”他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侧身将人请进屋内,脸上露出一抹浅淡的笑意,“堂主倒是有些日子没来了。您上次给的丹药,我一直按您的吩咐,两日一粒,前几日刚好吃完,多谢堂主记挂。”
古云子点点头,目光在屋内扫了一圈,最后落在秦浩轩身上,眼神深邃,不知在想些什么。
古云子指尖摩挲着茶盏边缘,目光像探照灯似的在秦浩轩身上扫来扫去。
这小子面色红润得像刚剖的荔枝,呼吸匀净得能掐出拍子,肩背的肌肉线条绷得紧实,眼神清亮得能照见人影——哪有半分吃了三个月腐蚀丹该有的呆滞模样?别说尸兵那青灰僵硬的鬼样子,就连寻常修士服药后的虚浮气色差都没有。
“奇了……”古云子眉峰拧成个疙瘩,心里的疑团滚得比茶盏里的茶叶还乱。
那炼尸大法的残卷是他在禁地石棺里翻到的,纸页都发了霉,却字字透着阴狠。上面说【天尸宗】当年靠这法子炼出的尸兵,刀枪不入,百毒不侵,最厉害的能硬撼金丹修士。他照着残卷配了腐蚀丹,丹砂里掺的骨粉都是从百年老尸身上刮的,按理说三个月下来,就算是头猛虎也该被蚀得神志不清,沦为只认命令的傀儡了。
可秦浩轩……
正思忖着,就见秦浩轩朝他拱手:“多谢堂主赐丹。”语气坦荡,伸手接过瓷瓶时指尖稳得很,倒出一粒黑沉沉的丹药就往嘴里送,嚼得“咔嚓”响,像在吃蜜饯。
古云子眼皮跳了跳。
秦浩轩已盘膝坐好,双目微阖。片刻后,他周身泛起淡淡的白光,那是灵力运转的迹象,平稳得像湖面。古云子悄悄放出神识探去,只觉对方经脉里的灵力不仅没被丹药腐蚀,反倒比上次见时更浑厚些,流转间带着股清冽的生气——那是被滋养得极好的样子。
“不可能……”古云子喃喃自语,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桌面。残卷上说腐蚀丹会啃噬修士的神识,怎么到秦浩轩这儿,倒成了补药?难道是自己弄错了丹方配比?还是这小子体质特殊,是万中无一的“活尸容器”?
正乱想着,秦浩轩已收了功,睁眼时眸光明亮,起身行礼:“多谢堂主丹药,弟子感觉神识清明了不少。”
古云子喉间发紧,看着对方坦然的样子,突然觉得那残卷上的字迹像在嘲笑他。他摆摆手,含糊道:“无事便好,无事便好……”心里却翻江倒海——这实验,到底是成了,还是没成?
他望着秦浩轩倔强的脸,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为了抢回被抢走的灵草,红着眼冲上去跟师兄们拼命的小不点。时光荏苒,当年的小不点长大了,学会了护着他这个没用的师兄。
“好,”蒲汉忠终是点了头,将丹药小心收好,“我吃。”
秦浩轩这才松了口气,抹了把眼角,又恢复了那副少年气的模样:“这才对嘛!等我突破仙叶境,就陪你去极北冰原找‘雪莲子’,听说那东西能温养经脉呢!”
蒲汉忠笑了笑,没说话。只是握着丹药的手,悄悄收紧了些。
窗外的风还在吹,老槐树的叶子沙沙作响。或许,真的可以再等等。等这孩子再长大些,等他能独当一面了……
他低头,看着手心里的丹药,忽然觉得,这风中残烛般的日子,似乎也没那么难熬了。
秦浩轩望着蒲汉忠,喉头像是被什么堵住了,千言万语涌到嘴边,最终只化作无声的注视。来到太初教这些日子,他见多了为求长生而冷漠算计的人,每个人都像裹着层坚硬的壳,只盯着自己的利益,稍不如意便可能弃同伴于不顾。可眼前的入道师兄,却完全不同。
他总在不经意间递过一颗疗伤的丹药,在自己练岔气时默默帮着顺气,甚至会在寒夜里多备一件御寒的法衣……这些细碎的关心,像温水慢慢浸润了秦浩轩的心。离开家后,那份空落落的感觉,竟在蒲汉忠这里一点点被填满——是亲人般的温暖,是家人般的踏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蒲汉忠看着他眼底翻涌的情绪,轻轻叹了口气,接过行气散时指尖微顿,心里已做了决定:这东西太金贵,自己这残破身子怕是消受不起,倒不如留着,等浩轩突破瓶颈时用,才不算浪费。再说,向来是入道师兄照拂师弟,哪有反过来的道理?
“秦师弟,你一定要好好修炼。”蒲汉忠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夕阳的光落在他鬓角的白发上,添了些沧桑,“记住,只有境界提上去,寿元才能跟着增长。对咱们修仙者来说,寿元就是根,有了根,才能谈往后的路。”
这话,他几乎每天傍晚都会说,只是这段日子,说得更勤了,语气里的忧虑也重了些,像是怕说少了,便没人再叮嘱这孩子一般。
“师兄放心,我定会潜心修炼,绝不懈怠。”秦浩轩送蒲汉忠到门口,望着他清瘦的背影,忍不住又叮嘱道,“但师兄也要听我一句,那行气散您务必收下。我知道您性子执拗,断不会在擂台上认输,可这十天里,能多一分力气总是好的……”
他话说得恳切,眼底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蒲汉忠的身体状况,他看在眼里,虽不知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但那日渐苍白的脸色、频繁的咳嗽,都让他心里发紧。这样的身子,怎能再受半分伤?
蒲汉忠脚步微顿,没有回头,只摆了摆手,声音轻得像风:“知道了。”
看着他消失在回廊尽头的身影,秦浩轩轻轻叹了口气,转身回房。本想打坐修炼片刻,平复一下心绪,门外却又响起了敲门声。
打开门,看到来人,秦浩轩微微一怔——竟是古云子堂主。
“弟子秦浩轩,见过古堂主。”他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侧身将人请进屋内,脸上露出一抹浅淡的笑意,“堂主倒是有些日子没来了。您上次给的丹药,我一直按您的吩咐,两日一粒,前几日刚好吃完,多谢堂主记挂。”
古云子点点头,目光在屋内扫了一圈,最后落在秦浩轩身上,眼神深邃,不知在想些什么。
古云子指尖摩挲着茶盏边缘,目光像探照灯似的在秦浩轩身上扫来扫去。
这小子面色红润得像刚剖的荔枝,呼吸匀净得能掐出拍子,肩背的肌肉线条绷得紧实,眼神清亮得能照见人影——哪有半分吃了三个月腐蚀丹该有的呆滞模样?别说尸兵那青灰僵硬的鬼样子,就连寻常修士服药后的虚浮气色差都没有。
“奇了……”古云子眉峰拧成个疙瘩,心里的疑团滚得比茶盏里的茶叶还乱。
那炼尸大法的残卷是他在禁地石棺里翻到的,纸页都发了霉,却字字透着阴狠。上面说【天尸宗】当年靠这法子炼出的尸兵,刀枪不入,百毒不侵,最厉害的能硬撼金丹修士。他照着残卷配了腐蚀丹,丹砂里掺的骨粉都是从百年老尸身上刮的,按理说三个月下来,就算是头猛虎也该被蚀得神志不清,沦为只认命令的傀儡了。
可秦浩轩……
正思忖着,就见秦浩轩朝他拱手:“多谢堂主赐丹。”语气坦荡,伸手接过瓷瓶时指尖稳得很,倒出一粒黑沉沉的丹药就往嘴里送,嚼得“咔嚓”响,像在吃蜜饯。
古云子眼皮跳了跳。
秦浩轩已盘膝坐好,双目微阖。片刻后,他周身泛起淡淡的白光,那是灵力运转的迹象,平稳得像湖面。古云子悄悄放出神识探去,只觉对方经脉里的灵力不仅没被丹药腐蚀,反倒比上次见时更浑厚些,流转间带着股清冽的生气——那是被滋养得极好的样子。
“不可能……”古云子喃喃自语,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桌面。残卷上说腐蚀丹会啃噬修士的神识,怎么到秦浩轩这儿,倒成了补药?难道是自己弄错了丹方配比?还是这小子体质特殊,是万中无一的“活尸容器”?
正乱想着,秦浩轩已收了功,睁眼时眸光明亮,起身行礼:“多谢堂主丹药,弟子感觉神识清明了不少。”
古云子喉间发紧,看着对方坦然的样子,突然觉得那残卷上的字迹像在嘲笑他。他摆摆手,含糊道:“无事便好,无事便好……”心里却翻江倒海——这实验,到底是成了,还是没成?
他望着秦浩轩倔强的脸,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为了抢回被抢走的灵草,红着眼冲上去跟师兄们拼命的小不点。时光荏苒,当年的小不点长大了,学会了护着他这个没用的师兄。
“好,”蒲汉忠终是点了头,将丹药小心收好,“我吃。”
秦浩轩这才松了口气,抹了把眼角,又恢复了那副少年气的模样:“这才对嘛!等我突破仙叶境,就陪你去极北冰原找‘雪莲子’,听说那东西能温养经脉呢!”
蒲汉忠笑了笑,没说话。只是握着丹药的手,悄悄收紧了些。
窗外的风还在吹,老槐树的叶子沙沙作响。或许,真的可以再等等。等这孩子再长大些,等他能独当一面了……
他低头,看着手心里的丹药,忽然觉得,这风中残烛般的日子,似乎也没那么难熬了。
秦浩轩望着蒲汉忠,喉头像是被什么堵住了,千言万语涌到嘴边,最终只化作无声的注视。来到太初教这些日子,他见多了为求长生而冷漠算计的人,每个人都像裹着层坚硬的壳,只盯着自己的利益,稍不如意便可能弃同伴于不顾。可眼前的入道师兄,却完全不同。
他总在不经意间递过一颗疗伤的丹药,在自己练岔气时默默帮着顺气,甚至会在寒夜里多备一件御寒的法衣……这些细碎的关心,像温水慢慢浸润了秦浩轩的心。离开家后,那份空落落的感觉,竟在蒲汉忠这里一点点被填满——是亲人般的温暖,是家人般的踏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蒲汉忠看着他眼底翻涌的情绪,轻轻叹了口气,接过行气散时指尖微顿,心里已做了决定:这东西太金贵,自己这残破身子怕是消受不起,倒不如留着,等浩轩突破瓶颈时用,才不算浪费。再说,向来是入道师兄照拂师弟,哪有反过来的道理?
“秦师弟,你一定要好好修炼。”蒲汉忠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夕阳的光落在他鬓角的白发上,添了些沧桑,“记住,只有境界提上去,寿元才能跟着增长。对咱们修仙者来说,寿元就是根,有了根,才能谈往后的路。”
这话,他几乎每天傍晚都会说,只是这段日子,说得更勤了,语气里的忧虑也重了些,像是怕说少了,便没人再叮嘱这孩子一般。
“师兄放心,我定会潜心修炼,绝不懈怠。”秦浩轩送蒲汉忠到门口,望着他清瘦的背影,忍不住又叮嘱道,“但师兄也要听我一句,那行气散您务必收下。我知道您性子执拗,断不会在擂台上认输,可这十天里,能多一分力气总是好的……”
他话说得恳切,眼底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蒲汉忠的身体状况,他看在眼里,虽不知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但那日渐苍白的脸色、频繁的咳嗽,都让他心里发紧。这样的身子,怎能再受半分伤?
蒲汉忠脚步微顿,没有回头,只摆了摆手,声音轻得像风:“知道了。”
看着他消失在回廊尽头的身影,秦浩轩轻轻叹了口气,转身回房。本想打坐修炼片刻,平复一下心绪,门外却又响起了敲门声。
打开门,看到来人,秦浩轩微微一怔——竟是古云子堂主。
“弟子秦浩轩,见过古堂主。”他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侧身将人请进屋内,脸上露出一抹浅淡的笑意,“堂主倒是有些日子没来了。您上次给的丹药,我一直按您的吩咐,两日一粒,前几日刚好吃完,多谢堂主记挂。”
古云子点点头,目光在屋内扫了一圈,最后落在秦浩轩身上,眼神深邃,不知在想些什么。
古云子指尖摩挲着茶盏边缘,目光像探照灯似的在秦浩轩身上扫来扫去。
这小子面色红润得像刚剖的荔枝,呼吸匀净得能掐出拍子,肩背的肌肉线条绷得紧实,眼神清亮得能照见人影——哪有半分吃了三个月腐蚀丹该有的呆滞模样?别说尸兵那青灰僵硬的鬼样子,就连寻常修士服药后的虚浮气色差都没有。
“奇了……”古云子眉峰拧成个疙瘩,心里的疑团滚得比茶盏里的茶叶还乱。
那炼尸大法的残卷是他在禁地石棺里翻到的,纸页都发了霉,却字字透着阴狠。上面说【天尸宗】当年靠这法子炼出的尸兵,刀枪不入,百毒不侵,最厉害的能硬撼金丹修士。他照着残卷配了腐蚀丹,丹砂里掺的骨粉都是从百年老尸身上刮的,按理说三个月下来,就算是头猛虎也该被蚀得神志不清,沦为只认命令的傀儡了。
可秦浩轩……
正思忖着,就见秦浩轩朝他拱手:“多谢堂主赐丹。”语气坦荡,伸手接过瓷瓶时指尖稳得很,倒出一粒黑沉沉的丹药就往嘴里送,嚼得“咔嚓”响,像在吃蜜饯。
古云子眼皮跳了跳。
秦浩轩已盘膝坐好,双目微阖。片刻后,他周身泛起淡淡的白光,那是灵力运转的迹象,平稳得像湖面。古云子悄悄放出神识探去,只觉对方经脉里的灵力不仅没被丹药腐蚀,反倒比上次见时更浑厚些,流转间带着股清冽的生气——那是被滋养得极好的样子。
“不可能……”古云子喃喃自语,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桌面。残卷上说腐蚀丹会啃噬修士的神识,怎么到秦浩轩这儿,倒成了补药?难道是自己弄错了丹方配比?还是这小子体质特殊,是万中无一的“活尸容器”?
正乱想着,秦浩轩已收了功,睁眼时眸光明亮,起身行礼:“多谢堂主丹药,弟子感觉神识清明了不少。”
古云子喉间发紧,看着对方坦然的样子,突然觉得那残卷上的字迹像在嘲笑他。他摆摆手,含糊道:“无事便好,无事便好……”心里却翻江倒海——这实验,到底是成了,还是没成?
他望着秦浩轩倔强的脸,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为了抢回被抢走的灵草,红着眼冲上去跟师兄们拼命的小不点。时光荏苒,当年的小不点长大了,学会了护着他这个没用的师兄。
“好,”蒲汉忠终是点了头,将丹药小心收好,“我吃。”
秦浩轩这才松了口气,抹了把眼角,又恢复了那副少年气的模样:“这才对嘛!等我突破仙叶境,就陪你去极北冰原找‘雪莲子’,听说那东西能温养经脉呢!”
蒲汉忠笑了笑,没说话。只是握着丹药的手,悄悄收紧了些。
窗外的风还在吹,老槐树的叶子沙沙作响。或许,真的可以再等等。等这孩子再长大些,等他能独当一面了……
他低头,看着手心里的丹药,忽然觉得,这风中残烛般的日子,似乎也没那么难熬了。
秦浩轩望着蒲汉忠,喉头像是被什么堵住了,千言万语涌到嘴边,最终只化作无声的注视。来到太初教这些日子,他见多了为求长生而冷漠算计的人,每个人都像裹着层坚硬的壳,只盯着自己的利益,稍不如意便可能弃同伴于不顾。可眼前的入道师兄,却完全不同。
他总在不经意间递过一颗疗伤的丹药,在自己练岔气时默默帮着顺气,甚至会在寒夜里多备一件御寒的法衣……这些细碎的关心,像温水慢慢浸润了秦浩轩的心。离开家后,那份空落落的感觉,竟在蒲汉忠这里一点点被填满——是亲人般的温暖,是家人般的踏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蒲汉忠看着他眼底翻涌的情绪,轻轻叹了口气,接过行气散时指尖微顿,心里已做了决定:这东西太金贵,自己这残破身子怕是消受不起,倒不如留着,等浩轩突破瓶颈时用,才不算浪费。再说,向来是入道师兄照拂师弟,哪有反过来的道理?
“秦师弟,你一定要好好修炼。”蒲汉忠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夕阳的光落在他鬓角的白发上,添了些沧桑,“记住,只有境界提上去,寿元才能跟着增长。对咱们修仙者来说,寿元就是根,有了根,才能谈往后的路。”
这话,他几乎每天傍晚都会说,只是这段日子,说得更勤了,语气里的忧虑也重了些,像是怕说少了,便没人再叮嘱这孩子一般。
“师兄放心,我定会潜心修炼,绝不懈怠。”秦浩轩送蒲汉忠到门口,望着他清瘦的背影,忍不住又叮嘱道,“但师兄也要听我一句,那行气散您务必收下。我知道您性子执拗,断不会在擂台上认输,可这十天里,能多一分力气总是好的……”
他话说得恳切,眼底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蒲汉忠的身体状况,他看在眼里,虽不知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但那日渐苍白的脸色、频繁的咳嗽,都让他心里发紧。这样的身子,怎能再受半分伤?
蒲汉忠脚步微顿,没有回头,只摆了摆手,声音轻得像风:“知道了。”
看着他消失在回廊尽头的身影,秦浩轩轻轻叹了口气,转身回房。本想打坐修炼片刻,平复一下心绪,门外却又响起了敲门声。
打开门,看到来人,秦浩轩微微一怔——竟是古云子堂主。
“弟子秦浩轩,见过古堂主。”他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侧身将人请进屋内,脸上露出一抹浅淡的笑意,“堂主倒是有些日子没来了。您上次给的丹药,我一直按您的吩咐,两日一粒,前几日刚好吃完,多谢堂主记挂。”
古云子点点头,目光在屋内扫了一圈,最后落在秦浩轩身上,眼神深邃,不知在想些什么。
古云子指尖摩挲着茶盏边缘,目光像探照灯似的在秦浩轩身上扫来扫去。
这小子面色红润得像刚剖的荔枝,呼吸匀净得能掐出拍子,肩背的肌肉线条绷得紧实,眼神清亮得能照见人影——哪有半分吃了三个月腐蚀丹该有的呆滞模样?别说尸兵那青灰僵硬的鬼样子,就连寻常修士服药后的虚浮气色差都没有。
“奇了……”古云子眉峰拧成个疙瘩,心里的疑团滚得比茶盏里的茶叶还乱。
那炼尸大法的残卷是他在禁地石棺里翻到的,纸页都发了霉,却字字透着阴狠。上面说【天尸宗】当年靠这法子炼出的尸兵,刀枪不入,百毒不侵,最厉害的能硬撼金丹修士。他照着残卷配了腐蚀丹,丹砂里掺的骨粉都是从百年老尸身上刮的,按理说三个月下来,就算是头猛虎也该被蚀得神志不清,沦为只认命令的傀儡了。
可秦浩轩……
正思忖着,就见秦浩轩朝他拱手:“多谢堂主赐丹。”语气坦荡,伸手接过瓷瓶时指尖稳得很,倒出一粒黑沉沉的丹药就往嘴里送,嚼得“咔嚓”响,像在吃蜜饯。
古云子眼皮跳了跳。
秦浩轩已盘膝坐好,双目微阖。片刻后,他周身泛起淡淡的白光,那是灵力运转的迹象,平稳得像湖面。古云子悄悄放出神识探去,只觉对方经脉里的灵力不仅没被丹药腐蚀,反倒比上次见时更浑厚些,流转间带着股清冽的生气——那是被滋养得极好的样子。
“不可能……”古云子喃喃自语,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桌面。残卷上说腐蚀丹会啃噬修士的神识,怎么到秦浩轩这儿,倒成了补药?难道是自己弄错了丹方配比?还是这小子体质特殊,是万中无一的“活尸容器”?
正乱想着,秦浩轩已收了功,睁眼时眸光明亮,起身行礼:“多谢堂主丹药,弟子感觉神识清明了不少。”
古云子喉间发紧,看着对方坦然的样子,突然觉得那残卷上的字迹像在嘲笑他。他摆摆手,含糊道:“无事便好,无事便好……”心里却翻江倒海——这实验,到底是成了,还是没成?
他望着秦浩轩倔强的脸,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为了抢回被抢走的灵草,红着眼冲上去跟师兄们拼命的小不点。时光荏苒,当年的小不点长大了,学会了护着他这个没用的师兄。
“好,”蒲汉忠终是点了头,将丹药小心收好,“我吃。”
秦浩轩这才松了口气,抹了把眼角,又恢复了那副少年气的模样:“这才对嘛!等我突破仙叶境,就陪你去极北冰原找‘雪莲子’,听说那东西能温养经脉呢!”
蒲汉忠笑了笑,没说话。只是握着丹药的手,悄悄收紧了些。
窗外的风还在吹,老槐树的叶子沙沙作响。或许,真的可以再等等。等这孩子再长大些,等他能独当一面了……
他低头,看着手心里的丹药,忽然觉得,这风中残烛般的日子,似乎也没那么难熬了。
秦浩轩望着蒲汉忠,喉头像是被什么堵住了,千言万语涌到嘴边,最终只化作无声的注视。来到太初教这些日子,他见多了为求长生而冷漠算计的人,每个人都像裹着层坚硬的壳,只盯着自己的利益,稍不如意便可能弃同伴于不顾。可眼前的入道师兄,却完全不同。
他总在不经意间递过一颗疗伤的丹药,在自己练岔气时默默帮着顺气,甚至会在寒夜里多备一件御寒的法衣……这些细碎的关心,像温水慢慢浸润了秦浩轩的心。离开家后,那份空落落的感觉,竟在蒲汉忠这里一点点被填满——是亲人般的温暖,是家人般的踏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蒲汉忠看着他眼底翻涌的情绪,轻轻叹了口气,接过行气散时指尖微顿,心里已做了决定:这东西太金贵,自己这残破身子怕是消受不起,倒不如留着,等浩轩突破瓶颈时用,才不算浪费。再说,向来是入道师兄照拂师弟,哪有反过来的道理?
“秦师弟,你一定要好好修炼。”蒲汉忠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夕阳的光落在他鬓角的白发上,添了些沧桑,“记住,只有境界提上去,寿元才能跟着增长。对咱们修仙者来说,寿元就是根,有了根,才能谈往后的路。”
这话,他几乎每天傍晚都会说,只是这段日子,说得更勤了,语气里的忧虑也重了些,像是怕说少了,便没人再叮嘱这孩子一般。
“师兄放心,我定会潜心修炼,绝不懈怠。”秦浩轩送蒲汉忠到门口,望着他清瘦的背影,忍不住又叮嘱道,“但师兄也要听我一句,那行气散您务必收下。我知道您性子执拗,断不会在擂台上认输,可这十天里,能多一分力气总是好的……”
他话说得恳切,眼底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蒲汉忠的身体状况,他看在眼里,虽不知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但那日渐苍白的脸色、频繁的咳嗽,都让他心里发紧。这样的身子,怎能再受半分伤?
蒲汉忠脚步微顿,没有回头,只摆了摆手,声音轻得像风:“知道了。”
看着他消失在回廊尽头的身影,秦浩轩轻轻叹了口气,转身回房。本想打坐修炼片刻,平复一下心绪,门外却又响起了敲门声。
打开门,看到来人,秦浩轩微微一怔——竟是古云子堂主。
“弟子秦浩轩,见过古堂主。”他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侧身将人请进屋内,脸上露出一抹浅淡的笑意,“堂主倒是有些日子没来了。您上次给的丹药,我一直按您的吩咐,两日一粒,前几日刚好吃完,多谢堂主记挂。”
古云子点点头,目光在屋内扫了一圈,最后落在秦浩轩身上,眼神深邃,不知在想些什么。
古云子指尖摩挲着茶盏边缘,目光像探照灯似的在秦浩轩身上扫来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