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造化水府

九长老的目光淡淡扫过众人,看似随意,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锐利,仿佛能将每个人心底的念头都看得通透。现场的空气像是被无形的力量攥紧,连最躁动的弟子都下意识屏住了呼吸,生怕自己的心思被窥破。

“今日是你们入仙道的最后一日。”九长老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掌教真人特命本座为你们开启日月湖湖底的水府——此去对你们而言,是天大的机遇。亘古便有传说,水府深处藏着一份未被人寻得的仙缘奇遇。”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弟子们发亮的脸上,又道:“此外,水府中还生有钟乳状的灵液,集齐一定数量,便可炼制寿元丹,增添寿元。你们若能寻得,门派会以高价收购。”

话音刚落,底下已响起抑制不住的抽气声,眼中的憧憬几乎要溢出来。

楚长老适时上前,扬声道:“按之前的分组登车!”话音未落,天边已飞来一列列仙云车,车檐垂着流光溢彩的流苏,稳稳停在广场上空。弟子们按捺着激动,依次登车,仙云车便载着众人往日月湖飞去。

抵达日月湖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大屿山中央的湖面烟波浩渺,一眼望不到尽头,清澈的湖水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倒映着蓝天白云,偶有微风拂过,荡起细碎的波光。远处的山影朦胧,近处的水纹轻晃,连空气里都带着湿润的清冽,让人心旷神怡,先前的紧张一扫而空。

抵达日月湖畔时,岸边已聚集了两三千名太初教弟子。这些弟子虽来自不同分支,却有着明显的共性——修为皆在仙苗境二十叶以下。

水府传说中的仙缘虚无缥缈,但若能采得钟乳灵液,亦是不小的收获。这种灵液极为稀有,往往百年才得一两份,足够炼制寿元丹的量更是难寻。为了提高采获的概率,宗门每年都会组织仙苗境二十叶以下的新老弟子同往,人多势众,总能多几分机会。

说起来,这水府虽神秘,却也有其规律。太初教摸索多年发现,仙苗境二十叶以上的修士入内会触发凶险,而低阶弟子进入反而安然无恙。或许是水府自带的禁制在起作用,久而久之,便成了低阶弟子历练的好去处。

九长老带着新人弟子来到湖边,不少新弟子探头探脑,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犯嘀咕:这水府藏在湖底?难道要一头扎进水里,摸黑往下找?有人忍不住问:“长老,咱们怎么进那水府啊?总不能直接往下跳吧?”

春寒料峭,日月湖的水透着蚀骨的寒意,湖面虽未结冰,却泛着森森寒气,连周遭的空气都仿佛被冻得发脆。弟子们望着那片墨色的湖水,暗自咋舌——便是仙苗境修士跳进去,怕也得被冻得气血凝滞,更别提他们这些刚扎根出苗的新弟子,稍不留意就要折在里头。

正思忖间,九长老忽然张开双臂,身形虽乾瘦,却骤然爆发出惊人的气势。只听他喉间一声低喝,周身灵气猛地炸开,日月湖平静的水面瞬间翻涌起来,浪涛如奔马般拍击湖岸,最高时竟有一两丈高,轰鸣声震得人耳鼓发麻,惊心动魄。

弟子们看得屏息凝神,只见九长老的身躯仿佛化作一个巨大的漩涡,疯狂汲取着日月湖上空的天地灵气。那灵气浓郁得几乎要凝成白雾,在他周身盘旋缭绕,连空气都变得粘稠起来,让这数千仙苗境弟子看得目瞪口呆——这般聚灵之术,怕是长老中也少有能及。

不过三十息,九长老身前的灵气已浓郁到实质化,如同一团滚动的云絮。他十指翻飞,结印的速度快如幻影,每一个指诀落下,那团灵气便发出一声嗡鸣,周遭风云都随之变幻,天空竟隐隐聚起层叠云霭,与湖面的浪涛遥相呼应。

“看好了!”九长老一声沉喝,双手猛地向前推出,那团凝实的灵气骤然化作一道流光,如利剑般刺入湖面。刹那间,湖水仿佛被从中剖开,一道丈宽的水门缓缓开启,门后隐约可见珠光闪烁,竟是通往湖底的路径。

弟子们这才回过神,望着那道水门,眼中既惊且喜——原来九长老竟是以自身灵力强行破开湖底禁制,为他们开辟了通路。这般手段,着实令人敬畏。

一炷香的功夫悄然流逝,九长老指尖灵力流转不绝,日月湖上空已凝出一柄数十丈长的宽背巨刀。刀身浑厚如卧岗青石,虽未开锋,沉沉压在湖面之上,倒似一座悬空的小山,带着沉甸甸的威压。

忽然,九长老并起剑指,背后飞剑猛地发出一声龙吟,那啸声似能穿云裂石,剑身在鞘中不安分地震颤,倏地脱鞘而出。道道剑气如银蛇狂舞,争先恐后涌入巨刀——原本钝朴的刀身渐渐泛起寒芒,刀锋处竟凝出层薄如蝉翼的白霜,却仍显滞涩。

“还差三分!”九长老长啸一声,周身气势陡然暴涨,衣袍猎猎作响。十指翻飞如穿花蝴蝶,灵力如奔涌的溪流,顺着指尖汇入身前飞剑。那飞剑先是泛起月华般的清辉,转瞬便爆发出刺目白光,竟比头顶春日还要灼眼,湖边弟子皆不自觉眯起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