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浩轩刚要道谢,就听璇玑子忽然叹了口气,伸手揉了揉他的头顶,掌心带着温厚的灵力,驱散了他最后一丝疲惫:“自然堂有了你,往后总不至于再像当年我带着那帮小子时,被人指着鼻子说‘散沙一盘’了。”他眼中闪过一丝怅然,随即又亮起来,“方才我琢磨了半宿,做了个决定——过几日,我亲自带你入红尘走一遭。”
“入红尘?”秦浩轩微怔。
“对,”璇玑子舀了勺莲子羹递给他,眼底闪着期待的光,“总在山门里打坐修炼有什么意思?得去市井里看看炊烟,听听叫卖,尝尝巷尾的糖画,才算知道修行是为了什么。当年我没能护住那帮弟子,让他们在红尘里跌得头破血流……这回,我得亲自带你走一趟,让你看看这人间烟火,也让你知道,咱们修的不是孤高,是护得住这烟火的底气。”
秦浩轩接过瓷勺,莲子羹的甜香混着璇玑子身上淡淡的檀香漫过来,他忽然想起小时候听师兄们说,璇玑子年轻时曾在红尘里辗转十年,回来时背着个破布包,里面装着半块给弟子留的桂花糕,那是他被仇家追杀时,藏在怀里三天没舍得吃的。
“怎么,怕了?”璇玑子见他发愣,挑眉笑道,“放心,有师父在,保管让你尝遍糖葫芦、杏仁茶、桂花酿……对了,听说城南新开了家戏班,演《牡丹亭》的,咱们去占个前排座儿。”
秦浩轩低头舀了口莲子羹,甜意从舌尖漫到心底,气海深处的行气丹仿佛也轻轻震颤了一下,像是在应和这突如其来的、带着烟火气的约定。他抬眼看向璇玑子眼角的笑纹,忽然觉得,这趟红尘之行,或许比打坐修炼更有意思。
秦浩轩心头暖意刚起,听到“入红尘”三个字时,眼底的光却倏地暗了下去。他攥紧了拳,指节泛白——师父的好意他懂,可赤炼子那张阴鸷的脸瞬间浮现在眼前,像条吐着信子的毒蛇,盘踞在他心头。
“师父,”他声音发紧,避开璇玑子期待的目光,“红尘历练是该去,但不必劳烦您。”
他怎会不知,赤炼子觊觎钟乳灵液已久,这些年之所以按兵不动,不过是忌惮门派护山大阵和师父的修为。可一旦踏入无依无靠的红尘,那魔头定会扑上来。师父虽强,却年迈体衰,哪禁得住赤炼子阴招频出?叶师兄修为尚浅,更不是那魔头对手。
“弟子想独自前往。”秦浩轩抬眼,语气异常坚定,“叶师兄要镇守山门,师父您需主持大局,弟子一人足矣。”
他不敢说破赤炼子的威胁,怕惊着师父。可心底明镜似的——若真让师父或师兄跟着,以赤炼子的狠戾,定会拿他们当筹码。到那时,别说护不住钟乳灵液,怕是要眼睁睁看着最亲的人为自己送命,那滋味,比被赤炼子抓去千刀万剐还难受。
璇玑子见他态度决绝,眉峰微蹙:“你一人……”
“师父放心,”秦浩轩低头行了一礼,掩去眼底的后怕,“弟子有蒲师兄留下的护身符,自保有余。”他没说,那护身符只能挡一时,真正要拼的,是他早已暗中磨利的剑,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
秦浩轩躬身垂首,语气恳切:“师父愿亲自带弟子入红尘,这份厚爱弟子铭感五内。只是……”他抬眼望向璇玑子,目光清澈而坚定,“师父寿元已近瓶颈,此刻正是冲击更高境界的关键期。您一身修为系着自然堂的兴衰,若能突破境界延得寿元,便是全堂上下的福泽。倘若因弟子耽误了师父修行,即便师兄们无半句怨言,弟子也终生难安。”
璇玑子微怔,指尖捻着的念珠猛地一顿。换作旁人,得他亲自引路,怕是早已喜不自胜,秦浩轩却能这般冷静权衡,将宗门大义摆在前头——这等心智,远超同阶弟子。他望着秦浩轩挺拔的背影,鬓角的白发在烛火下泛着银光,忽然想起这孩子刚入堂时,还只是个怯生生攥着衣角的少年,如今已能站在全局的角度考量利弊了。
小主,
“你倒是……”璇玑子轻叹一声,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几分欣慰,“罢了,便依你。”
秦浩轩深深一揖:“谢师父成全。”
待他退出门外,璇玑子重新盘膝坐定,却没立刻运功。烛火在他眼中跳动,映出复杂的光——这孩子不仅有天赋,更难得的是这份不贪功、知进退的沉稳。自然堂交到他手上的那一天,或许真的不远了。他抬手抚过案上的《自然堂规》,指尖在“传承”二字上停留良久,唇角缓缓勾起一抹淡笑。
窗外,秦浩轩站在廊下,望着天边的弦月轻轻舒了口气。他知道师父定能明白他的苦心,更清楚这份“懂事”背后,藏着多少不能言说的考量。但只要能护得师父周全,护得自然堂安稳,这点权衡与隐忍,又算得了什么。
璇玑子望着秦浩轩远去的背影,指尖在膝头轻轻叩动,一个念头愈发清晰:“堂主之位,本就该传有道传弟子的。或许,该将浩轩收入门墙,列为道传?”
他凝眸沉思,目光落在案上那卷泛黄的《聚海诀》上。这功法他再熟悉不过——第五层便是尽头,按浩轩如今的进境,修至大圆满时,至多到仙苗境二十叶。可那之后呢?自然堂积弱多年,根本没有能接续的正法。他仿佛看见当年的自己:仙苗境二十叶时,师父已坐化,手中只有半卷残缺的古谱,硬生生卡在二十九叶动弹不得,眼睁睁看着其他堂的道传弟子一日千里,那种无力感,他绝不能让浩轩再尝。
“绝不能让他重蹈我的覆辙。”璇玑子指尖猛地攥紧,指节泛白。这些年他走遍三山五岳,就是为了寻一部能让自然堂翻身的功法,哪怕只是残卷。直到遇见浩轩,这孩子身上那股韧劲,那远超同龄人的沉稳,让他死寂的心湖第一次泛起涟漪——或许,自然堂的希望,就在这少年身上。
他起身走到丹房深处,推开暗格,取出一个积灰的木盒。里面是他当年冒死从秘境带回的半块玉简,虽字迹模糊,却隐隐透着高阶功法的气息。“等浩轩《聚海诀》大成,便将这个给他。”璇玑子轻抚玉简,眼底燃起久违的光,“哪怕拼上我这把老骨头,也要为他铺条能通天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