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万里无疆

那两人望见秦浩轩等灵田谷弟子,眼中漾开淡淡的笑意,像落了层柔光。恍惚间,似是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初入古风派时,与一同入门的师兄弟为了块灵田的归属争得面红耳赤,为了抢夺一株百年灵药差点动了手,连师父都被惊动,罚他们在思过崖跪了三天三夜。

如今修为渐深,年纪与心境都已不同。偶有争执,却再没了当年的剑拔弩张,反倒像老友间的调侃。偶尔围坐在一起,烫一壶烈酒,说起刚入门时的糗事——谁偷藏的丹药被老鼠叼走,谁练岔了气变成了歪脖子,总能笑到眼泪直流,连眼角的细纹里都盛满了暖意。

他们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读到了同样的怀念。那段日子,像埋在记忆深处的酒,初尝青涩,回味却甘醇,是修行路上最鲜活的注脚。

附近的弟子见他们神色温和,忍不住窃窃私语:

“这两位外派师兄师姐看着面善,可谁知道他们来拜山是为了啥?”

“听说最近关外不太平,妖族那边动作频频,说不定是为了这事来的呢。”

“不好说啊,前几日还听说南边的宗门在抢一处新发现的灵脉,闹得不可开交……”

议论声像风拂过树叶,细碎却清晰,缠缠绕绕地飘进那两人耳中。他们却只是相视一笑,笑意里藏着了然——有些事,不必说破,懂的人自然懂。

“不可能。”人群里有人摇头,“若真是修仙界出了大事,绝不会只派两个小辈来拜山——这种事,历来是长辈亲自登门协商,哪有让毛头小子出面的道理?”

“倒也是。”旁边的人附和,目光却忍不住追着远去的马车,“不过这两人站在一起,倒真是般配,像画里走出来的金童玉女,难怪有人眼热……”

话音未落,一个尖酸的声音插了进来:“什么金童玉女?我看是奸夫淫妇,指不定是私奔出来的,找个由头混进咱们太初教避风头呢!”

这话又尖又毒,周围瞬间安静下来。

恰在此时,马车窗边的常傲天似是听到了什么,缓缓转过头。

他并未说话,只是目光扫来,落在那名出言不逊的弟子脸上。那眼神极冷,像淬了冰的刀锋,带着常年修持的威压,明明隔着数丈远,却让那弟子如坠冰窟——浑身的血仿佛瞬间冻住,牙齿不受控制地打颤,脸上血色褪得一干二净,冷汗顺着额角往下淌,竟吓得连退三步,差点瘫在地上,喉咙里嗬嗬作响,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好强的气势!”周围弟子倒吸一口凉气,刚才还窃窃私语的人群瞬间噤声,谁也不敢再乱嚼舌根。那道目光里的凌厉,分明是动了真怒,再敢多言,恐怕下一秒就要遭殃。

马车渐渐远去,消失在山道尽头。

看热闹的太初教弟子们面面相觑,讪讪地散了。叶一鸣碰了碰秦浩轩的胳膊,低声道:“走吧,回去修炼了——有些事,不是咱们能议论的。”

秦浩轩望着马车消失的方向,心有余悸地点点头。刚才那一眼里的杀机,太过吓人,看来这两人绝非普通弟子,往后在太初教遇上,还是远远避开为好。

秦浩轩默默点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的符纸,心头发沉——他虽看不清那两人背上的物件轮廓,却莫名觉得透着股凌厉的锋气。若真是飞剑……他后背竟沁出层薄汗。要知道,在太初教,唯有掌教与长老院的几位长老才配得上真正的飞剑,寻常弟子能有柄灵气充盈的宝剑便算不错。可这古风教的弟子竟能佩着飞剑四处走,这般底蕴,实在让人咋舌。

他甩了甩头,把这些念头按下去。眼下哪有功夫想这些?入红尘的日子越来越近,万里符若炼不成,才是真的凶险。

回到房间,秦浩轩反手关上门,转身看向叶一鸣,眉头还拧着:“师兄,我想今晚就开炉炼万里符。”

叶一鸣闻言,端着符笔的手顿了顿,墨汁在符纸上晕开个小墨点。他抬眼看向秦浩轩,目光沉了沉:“有几成把握?”

秦浩轩捏了捏掌心的朱砂,喉结动了动:“两成。”

“两成?”叶一鸣把符笔重重搁在笔洗里,水花溅起几滴,“你可知这意味着什么?两份材料,败了就全没了!重新凑材料至少要耽误三日,入红尘的时辰可等不起!”

秦浩轩垂眸看着桌上的符胆,声音发紧:“可再拖下去,连两成把握都未必保得住。今晚月华正好,符纸吸了三日灵气,是最佳时机。”他深吸口气,指尖的朱砂被捏得发烫,“我想试试。”

“只能成,不能败。”秦浩轩的声音里透着破釜沉舟的决绝,“为了能顺利入红尘,这次必须拼一把。等入夜刑风来了再说,他在灵石布阵上最有心得,有他帮忙,把握能大些。”

说罢,他不再多言,俯身从地上拾起一块巴掌大的玄铁。指尖凝起微光,刻刀在他手中灵活转动,玄铁表面很快浮现出细密的铭文,纹路如流水般连贯,隐隐透着灵力流转的轨迹。待铭文刻毕,他抬手结印,身前的灌灵阵应声启动,一团淡红色的灵火腾地升起,包裹住玄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