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中写道:"没有任何商业利益值得用生命换取,我们希望这起案件能成为一面镜子,照见人性的贪婪与罪恶。"
公安局内部,表彰大会隆重举行。
局长亲自为专案组颁发集体二等功,多个成员获得个人表彰。
当秦风的名字被叫到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他走上台,警服笔挺。
"秦风同志在此次案件中展现了非凡的洞察力和创新思维,突破常规侦查模式,整合多方资源,为案件突破作出了决定性贡献,奖金5000元。"
局长的表扬词中充满赞赏,"他的成长和进步,代表着新一代刑警的卓越能力与专业精神。"
秦风的表情却很平静。他简短地表示感谢团队的协作支持,没有多言便走下台。
这种宠辱不惊的态度,反而赢得了更多尊重。
苏晚晴同样获得了表彰,她的法医鉴定和药物分析为案件提供了关键科学证据。
当她上台领奖时,特意向秦风的方向微微点头,眼中闪烁着默契的光彩。
案件的成功破获,让整个刑侦支队的士气空前高涨。
这支曾经普通的地市级刑警队伍,经过这场高智商犯罪对决的洗礼,已经蜕变成为能够应对最复杂案件的精锐力量。
技术部门的地位显着提升,局里批准了他们早就申请的先进设备采购计划。
法医部门与刑侦部门的协作机制也更加成熟,苏晚晴牵头制定了更科学的证物交接与联合分析流程。
小主,
张铁林在团队总结会上感慨道:"这次案件让我们明白,现代刑侦工作早已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
技术、法医、经侦、网安...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我们最大的成功不是抓到了赵宏远,而是证明了各部门协同作战的强大力量。"
团队聚餐庆祝那晚,气氛热烈却不过分喧闹。
大家回忆起案件中的点点滴滴:从最初的无从下手,到中间的屡屡碰壁,再到最后的突破与成功。
每个挫折都成了宝贵的经验,每个突破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
秦风被同事们轮流敬酒,但他只小酌了几杯,大多数时间安静地听着大家交谈,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
庆祝结束后,秦风独自一人走在回宿舍的路上。
夜晚的城市依旧灯火通明,霓虹灯照亮了街道,却照不透人心深处的黑暗。
他思考着这起案件背后的更深层意义:赵宏远,一个拥有几乎一切的人——财富、地位、名誉,却因为无法释怀的竞争心和不满足感,走上了犯罪道路。
而那把打开他道德枷锁的钥匙,竟然是医学的进步——
本该拯救生命的技术,却被用来夺取生命。
"完美犯罪..."秦风喃喃自语。
他意识到,所谓的完美犯罪不是因为计划毫无破绽,而是因为犯罪者已经失去了人性中最基本的东西:
对生命的敬畏,对法律的尊重,对道德底线的坚守。
他想起赵宏远在认罪后说的一句话:"我以为我掌控了一切,其实是被自己的贪婪和仇恨掌控了。"
这句话让秦风深思:在每个罪案背后,都是人性的某种扭曲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