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林在每周案情分析会上,总会不自觉地先看向秦风的方向。
"秦风,你先说说看法。"这已经成为张队开场白的固定模式。
其他队员也习惯性地等待秦风发言,再补充自己的意见。
周强有次开玩笑说:"现在没秦队点头,我都不敢下抓捕令了。"
技术中队的王媛遇到疑难数据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秦风讨论。
"秦队的思路总是很特别,"她常对组员说,"能想到我们忽略的角度。"
就连最资深的法医苏晚晴,在出具鉴定报告前也习惯让秦风把关。
年轻警员们私下称秦风为"定海神针",只要有他在,再复杂的案子都觉得踏实。
张铁林有次对副局长感叹:"现在队里可以没我,但不能没秦风。"
他在值班表上总是把秦风和自己错开排班,确保任何时候都有主心骨。
案件遇到瓶颈时,张队会直接说:"让秦风来看看,他可能有办法。"
其他分局来交流学习时,张铁林总是让秦风代表介绍经验。
刑警队的绩效考核表上,秦风的破案率始终保持在百分之百。
有次深夜出现场,新来的辅警下意识地跟着秦风走,而不是跟着队长。
张铁林看到这一幕不但没生气,反而露出欣慰的笑容。
局里要抽调人手组建重案组时,张队第一个就把秦风的名字报了上去。
"得给年轻人更多机会,"他对局长说,"秦风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了。"
办公室里,秦风的位置总是最热闹的,大家有事都爱找他商量。
就连食堂打饭时,阿姨看到秦风都会多给一勺菜:"破案辛苦,得多补补。"
张铁林开始把一些案件的最终决策权交给秦风,自己只在背后把关。
队里流传着一句话:"案子到秦队手里,就等于破了一半。"
这种信任不是在会议上宣布的,而是在一次次破案中自然形成的。
秦风依然保持着谦逊的态度,每次成功都会归功于团队合作。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支刑侦队伍因为有了秦风,正在变得不一样。
破案率提升了,团队凝聚力增强了,连带着整个局的破案效率都提高了。
张铁林看着这一切,知道这支队伍终于有了合格的接班人。
而秦风,此刻则凝视着王茹的案卷照片,思考着一个问题:高智商罪犯为何总被贪念驱使。
这起案件与其他案件不同,犯罪者利用专业知识进行精密策划,最终却败给最原始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