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江欣蓉拿到周强从“老鬼”那里获取的、被改装无人机的大致技术参数清单时(包括增强的图传模块型号、加装的红外摄像头规格推测、以及为满足长时间飞行而升级的电池和动力系统估算),她立刻进行了细致的比对。
她将平台日志中解析出的设备参数,与“老鬼”提供的改装清单,一项一项地放在一起对比。
“秦队,周队,你们看这里。”江欣蓉将对比结果投放到大屏幕上,她的语气带着技术工作者特有的严谨和一丝发现真相的兴奋。
“平台日志中恢复的某个设备标识符,其记录的图传工作频段,与‘老鬼’改装所使用的特定型号图传模块的官方标称频段完全一致,而且都偏离了常规民用频段。”
“还有,”她指着另一行数据,“日志中捕捉到的设备功耗波动模式,与加装了红外摄像模块和高功率图传后的无人机功耗特征曲线高度吻合。这种特定的功耗峰值,普通航拍无人机是不会出现的。”
“更重要的是,”江欣蓉切换画面,展示出一段经过还原的信号频谱图,“我们从一段未被完全擦除的缓存数据中,提取到了一段极其短暂的信号特征,其加密握手协议和信号跳变模式,与‘老鬼’提到的、对方要求实现的‘隐蔽悬挂装置’(可能指用于自动释放或回收设备的电磁锁)可能产生的控制信号特征,存在高度相似的 pattern(模式)。”
她总结道:“虽然缺乏直接的数字指纹匹配,但这些技术特征的多重高度吻合,尤其是非常规频段、特定功耗模式和疑似特殊控制信号的存在,强有力地表明,‘老鬼’改装的那批无人机,极大概率就是被用于‘狩猎场’平台进行空中监控的设备!”
三条原本独立的线索——老鬼的供述与实物、资金流的微弱关联、服务器残留日志的技术特征——在这一刻,完美地交织在一起,相互印证,形成了一个坚实的三角证据结构。
它清晰地指向一个事实:“暗影联盟”及其“狩猎场”平台,并非虚无缥缈的网络幽灵,它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实实在在的支持网络,而“老鬼改装坊”,就是其中一个已经被触碰到的节点。
随着来自“老鬼改装坊”的线索与资金链、服务器日志相互印证,专案组对“暗影联盟”底层运作模式的认知逐渐清晰。
秦风召集核心成员,在白板上勾勒出新的嫌疑人侧写。
“根据‘老鬼’的描述,以及资金支付方式、无人机改装要求这些信息,”秦风用笔点着白板,“我们现在可以更精确地描述这个负责后勤和技术支持的中间人。”
“首先,他熟悉本地黑市,特别是灰色领域的科技服务渠道。”周强补充道,“他能找到‘老鬼’这种有能力且敢接私活的地下改装点,说明他对这个圈子有了解,甚至有固定的人脉。”
“其次,他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江欣蓉看着技术参数对比报告说道,“他能向‘老鬼’明确提出无人机改装的技术指标,包括图传距离、红外模块、隐蔽悬挂这些专业要求,说明他要么自己懂行,要么背后有懂行的人指导。他可能不是顶级的黑客,但绝对具备实操层面的技术理解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