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目标:阿哲

两条重要的线索——来自线下实体(老鬼改装坊)的信息与线上虚拟(资金流、通信记录)的数据——经过各自独立的延伸和艰难的溯源,终于在城市东南部的那个普通住宅小区上空,实现了历史性的交汇。

它们共同指向了一个具体的、可能就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为庞大犯罪帝国提供底层支持的辅助性嫌疑人。

他的具体身份尚未最终确认,姓名、相貌依然模糊。

但专案组已经能够感觉到,那个隐藏在层层迷雾后的阴影,其轮廓正在一点点变得清晰。

一张无形而缜密的网,正在悄然收紧。

经过辖区派出所的细致摸排和技术中队的深度数据挖掘,一个名叫“阿哲”(本名赵哲)的男子,迅速浮出水面,并引起了专案组的高度关注。

赵哲,二十八岁,本地人,曾因参与电信诈骗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一年前刚刚刑满释放。

他的档案显示,其在服刑期间曾自学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网络知识,表现出极强的学习能力和技术天赋。

释放后,他没有固定工作,但经济状况却显得颇为宽裕,频繁出入高档消费场所,与其无业状态明显不符。

更重要的是,根据王媛从社交平台和特定论坛挖掘的信息显示,赵哲是多个加密货币讨论群的活跃成员,经常发表对匿名货币和去中心化金融的见解,甚至私下向人炫耀过通过“特殊渠道”赚取“影币”的经历。

基站定位数据分析确认,那个与“老鬼”联系的废弃电话号码,在停机前的活动轨迹,与赵哲的常住地(那个东南部的中档小区)以及日常活动范围高度重合。

经侦部门小陈那边也传来关键信息:他们发现“账户B”的其中一个小额套现点,使用的ATM机摄像头虽然未能捕捉到清晰面部,但提取到的背影身形和衣着风格,与警方掌握的赵哲日常穿着习惯极为相似。

而周强再次询问“老鬼”时,通过展示不同体态和着装风格男性的照片(其中混入了赵哲近期被秘密拍摄到的生活照),“老鬼”在反复辨认后,虽然无法百分百确定,但指出赵哲的身形和走姿与他记忆中的那个联系人“有六七分相似”。

所有的线索,如同磁石般指向赵哲。

他符合侧写:有犯罪前科、熟悉黑市(通过狱中人脉或释放后接触)、精通电子设备、活跃于币圈并依赖加密货币。

他具备作案条件:时间自由,有技术能力理解并传达无人机改装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