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疑似家族内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侦查员压低声音:“这个重组方案的核心,是剥离集团早期一些历史包袱较重、可能存在潜在法律风险的资产和项目,进行优化整合。而根据我们掌握的信息,这项计划若能顺利推行,韩建明一系在集团内的话语权和资源控制力将得到极大增强。”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意味深长:“但这项计划推进的最大阻力,据说恰恰来自于韩天昊旧部以及仍然支持韩雪晴的元老。他们担心重组会触及某些历史敏感问题,损害他们的既得利益。如果在这个时候,韩天昊一系的核心人物(比如韩雪晴)因为某些‘历史污点’(比如星火厂合同)而声誉扫地,影响力大减,那么韩建明推动重组计划的阻力,无疑会小很多……”

这条信息,与秦风之前关于“家族内斗,抹去历史隐患”的动机推断,形成了完美的闭环。

韩建明有动机(扫清障碍,推动重组,夺取主导权),也有能力(其社会关系和财力足以雇佣专业人士),其利益诉求与绑架案的目标高度一致。

至此,通过复盘绑架过程推断出的绑匪专业性,通过物证再勘发现的外来痕迹与专业装备纤维,以及通过侧面调查确认的韩建明派系的动机和近期动态……

所有的间接证据,都如同一条条清晰的溪流,最终汇合,明确地指向了同一个人——韩氏集团副董事长,韩建明。

他成为了这起离奇绑架案背后,最具嫌疑的幕后主使。

然而,秦风和他的团队也清醒地认识到一个残酷的现实。

他们目前所掌握的一切,都还停留在间接证据和逻辑推理的层面。

他们缺乏能将韩建明与这起绑架案直接联系起来的铁证——比如,证明他雇佣绑匪的资金往来记录,他与绑匪之间的通讯联络,或者绑匪本人的口供指证。

没有这些直接证据,他们就无法撼动韩建明这样一位社会地位显赫的人物,更无法向检察院申请逮捕令。

侦查工作,在看似接近真相的时刻,再次陷入了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