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午时,炼器坊外围聚拢了不少看热闹的弟子。杂役弟子陈平要与外门百炼峰的李师兄较量处理黑铁矿胚的消息,不知怎地已不胫而走。在枯燥的修行生活中,这等趣事自然引人注目。
柳婉也闻讯赶来,站在人群边缘,眼中带着担忧。张叁则一脸幸灾乐祸,站在李师兄身后。
李师兄面无表情,早已准备好两块大小、品相几乎一模一样的黑铁矿胚,黝黑的矿石表面粗糙,隐隐透着杂色。他随手将其中一块丢给陈平,冷声道:“规矩简单,一炷香时间内,用任何你能想到的方法,去除杂质。结束后,由坊内当值的刘师叔评判杂质残留多少。开始吧。”
说罢,他自顾自走到一旁准备好的石台前,取出一柄小巧的银色锤子和一个刻有简单净化阵法的托盘。只见他手法娴熟,将矿胚置于托盘之上,运起灵力,小锤落下时带着某种独特的韵律,叮叮当当之声不绝于耳,每一次敲击都伴随着微弱的灵光闪烁,将细小的杂质一点点震出、剥离。动作行云流水,显示出扎实的基本功。
围观人群中发出低低的赞叹声。
反观陈平,他面前只有最普通的石砧和一把宗门配发的、用来处理杂物的铁锤。他没有像李师兄那样立刻开始敲打,而是先拿起那块沉甸甸的黑铁矿胚,闭上眼,用手指细细抚摸其表面纹理,同时调动体内那丝微弱的、但对万物有独特感知的灵力,缓缓探入矿胚内部。
在他的感知中,这块矿胚就像一块布满瑕疵的顽石,除了主要的铁元素,还混杂着不少硅、硫等杂质,分布得极不均匀。若盲目敲打,不仅效率低下,还可能破坏矿石本身的结构。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陈平依旧在“发呆”,引得周围窃窃私语起来。
“他在干嘛?吓傻了吗?”
“装神弄鬼!一个杂役能懂什么?”
张叁更是大声讥讽:“陈平,不行就赶紧认输,别浪费李师兄的时间!”
李师兄也抽空瞥了陈平一眼,嘴角讥诮更浓。
香已燃烧了近三分之一。陈平终于睁开了眼睛,眸中闪过一丝了然。他没有使用铁锤,而是从怀中取出了一柄他平日用来处理药草根须的小刮刀,又拿出一个水囊。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他将水囊中的清水缓缓倒在矿胚的几个特定位置上——那是他感知中杂质聚集或结构最脆弱的节点。然后,他拿起小刮刀,将灵力高度压缩于刀尖,形成一点极其微小的锋芒,对准那些被水浸润的节点,小心翼翼地刮削、撬动起来!
他的动作很慢,很轻,不像是在处理坚硬的矿石,倒像是在雕刻一件易碎的艺术品。每一次下刀,都精准地避开主矿脉,只针对那些杂质富集区。清水渗入微小的缝隙,似乎起到了某种润滑和弱化的作用,使得刮削变得相对容易。
这种方法,源于他在藏经阁一本讲述矿物断裂面和杂质分布的冷门杂书中的知识,结合了他自身对物质结构的敏锐感知,以及处理药草时练就的精细手法。这绝非正统的炼器手法,甚至有些旁门左道,但在此刻,却是陈平能想到的唯一可能奏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