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目标 - 丙级造物!

蚀碑者 晨风夜雪 3154 字 15天前

他站起身,大步走上楼梯,回到工作间。齐渊依旧背对着他,仿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齐师。” 墨衍的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却异常清晰有力,“我需要修复您的一件藏品,换取使用‘晶刻仪’和‘微能熔炉’的权限。”

这是齐渊立下的规矩。使用他那些压箱底的、精度远超黑市货的高级工具,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齐渊的动作终于停顿了一下。他没有回头,只是从鼻子里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哼声,算是听到了。

墨衍走到齐渊工作台旁,目光扫过那些散落的、布满灰尘的古老物件。最终,他的目光锁定在一个被随意丢弃在角落、布满铜锈和凹痕的金属圆盘上。圆盘中心镶嵌着一块布满裂纹的浑浊晶体,边缘刻着模糊的符文。

模糊感知扫过,墨衍心中一震!这圆盘看似破败,但其内部残留的灵纹回路结构极其精妙复杂,远超他目前的理解!而且,核心那块浑浊晶体,隐隐散发着一种极其微弱、却异常精纯的能量波动,似乎被某种强大的封印或损伤彻底压制了。

就是它了!修复难度极高,但一旦成功,价值绝对远超使用工具的代价!

墨衍指向那个金属圆盘:“齐师,我想试试修复这个。”

齐渊终于缓缓转过身,浑浊的眼睛第一次带着一丝审视,落在墨衍身上,又看了看那个破旧的圆盘,嘴角扯起一个极其古怪的弧度,似笑非笑,带着浓浓的嘲讽和…一丝难以察觉的期待?

“呵…眼光倒是不错。‘星晷盘’的残骸…荆红那丫头当年鼓捣了三个月,差点把自己炸死,也没弄明白它十分之一。” 齐渊的声音如同砂纸摩擦,“小子,你知道修复失败,或者弄坏了老子的东西,代价是什么吗?”

“知道。” 墨衍迎着他的目光,没有丝毫退缩,“命是我的本钱,知识是唯一的货币。我若失败,这条命,您随时可以拿去抵债。”

地下室昏黄的灯光下,墨衍的身影仿佛被拉长,透着一股孤注一掷的决绝。他面前摊开的,是一张张凝聚了三天三夜心血、融合了荆红狂野智慧与玉简严谨体系的改造图纸。图纸中央,那套名为“自适应谐振平衡符文组”的结构,如同一个精密而危险的漩涡,散发着诱人又致命的气息。

“命是我的本钱,知识是唯一的货币。” 齐渊重复着墨衍的话,浑浊的眼珠在墨衍脸上和他指向的破旧金属圆盘之间来回扫视,那抹古怪的笑意更深了,“口气不小。行,规矩你懂。‘晶刻仪’和‘微能熔炉’在地下室二号隔间。钥匙在左边第三个抽屉。弄坏了…哼。”

一声冷哼,包含了未尽之意,却比任何威胁都更让人心头发寒。

墨衍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走向那个布满灰尘的抽屉。拿到钥匙,他脚步不停,直奔通往地下室的阶梯。目标明确——二号隔间!

推开沉重的金属门,一股混合着高温、臭氧和精密机械润滑油的独特气味扑面而来。隔间不大,但摆放的两台仪器却散发着令人心悸的能量波动。

左边,是“晶刻仪”。主体是一个半人高的银白色金属平台,平台上方悬浮着数根细如发丝、顶端镶嵌着不同颜色晶体的探针臂。平台周围环绕着复杂的能量聚焦透镜和符文稳定阵列。这是用于在极其微小的材料表面进行超精度灵纹篆刻的神器!其精度,远非墨衍之前用刻刀手刻可比!是复刻“斥候蜘蛛”那些微型符文节点的关键!

右边,是“微能熔炉”。外形像一个半封闭的黑色金属球体,表面布满了散热鳍片和能量导管。炉体内部铭刻着强大的聚能、隔热与能量引导符文。它可以产生并精确控制一股高度凝聚的、足以熔炼绝大多数稀有金属的能量束流,是处理“星纹钢”、“活化蓝铜”等高级材料的必备工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着这两台闪烁着冰冷金属光泽的精密造物,墨衍眼中爆发出炽热的光芒!这是通往丙级造物的桥梁!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激动,立刻开始熟悉操作。

晶刻仪的操作极其复杂!需要以精神力精确引导探针臂,同步输入能量控制刻痕深浅、符文节点间的能量连接…稍有不慎,轻则材料报废,重则能量反噬伤及精神!墨衍拿出几块废料场捡来的普通金属碎片,开始尝试。

嗡——!

探针臂在精神力的引导下微微颤动,尖端晶石亮起微光。嗤…一道细微的刻痕出现在金属表面。然而,刻痕边缘能量逸散严重,远达不到要求。

“频率…同步…精神力输出必须与探针的固有震荡频率一致…”墨衍回想起荆红笔记中关于“能量工具适配”的片段,立刻调整精神力波动。模糊感知如同最精密的调音器,不断微调。

一次,两次…失败!金属碎片在能量逸散下崩裂、熔化!

墨衍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精神力消耗巨大。但他眼神没有丝毫动摇,如同最固执的工匠。他沟通石碑,核心微光流转,提供着稳定的精神支撑。

终于,在第十三次尝试时!嗡!探针臂的震动变得异常平稳和谐!嗤——!一道光滑、深邃、能量内敛的完美刻痕出现在金属表面!边缘光滑如镜,没有丝毫能量逸散!

“成了!”墨衍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初步掌握了晶刻仪的操作手感!这仅仅是开始,但代表着他迈出了关键一步!

与此同时,复刻“斥候蜘蛛”所需的庞大材料清单,如同沉重的枷锁,压在他的心头。尤其是“地脉晶髓碎片”和“影蜥蜴的复眼晶核”,这两样在黑石堡几乎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