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头会在女版OOR这个全新的团体中逐渐学会真正的“让吉他唱歌的办法”,去真正让自己爱上组乐队这个事情,去真正走出自己身为星二代,困扰多年的心魔。
然后等到祥老师破了大防,灰溜溜回来找睦头人组Mujica的时候,发现人睦头早就签了事务所主流出道了。
可能睦头出于对祥老师的爱,还会隐姓埋名跑去Mujica干一段时间,但发现祥老师好像在各种PUA自己之后,还没等到喵老师发力。
那天睦头自己主动站起来,小面具一扔,台下一片尖叫:卧槽,OOR的Mutsumi!
然后在祥老师震惊的目光中,OOR姬头四悍然杀出,一场对邦大战就此打响。
咋说呢……是不是还挺带感的?
一开始这一版我是打算找个那种纯同人网站发一手的,但后来最终决定,还是写成网文。
也正因此,诸如OOR性转等危险设定被一点点舍去,而睦和OOR之间也逐渐诞生出了一个链接的中转者,也就是牢风。
再加上好感度系统等综漫样板戏元素的加入,最终才弄出了这一本披着综漫皮的日娱文。
但那时候,带着OOR打爆名为Mujica的银河战舰,救出里面的睦头人,依旧是我给牢风设定的主线任务。
直到……Mujica播出,不用牢风出手,市一广一自己把母鸡卡爆掉了。
这才使这本书逐渐开始野蛮生长,最终演化为现在这副模样。
说这些,既是和大伙聊聊心路历程,也是向大伙表达这样一个事实:
这本书从一开始的立意就注定了,我会非常重视“乐队在乐坛之中打拼,成长,披荆斩棘的过程”
所以这本书里会有大量的商战,会反反复复地折腾杰尼斯,会去提及很多日娱的黑暗内幕。
但无一例外,这些的核心目的,都是为了让大家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如果现实中真的有一支乐队,或者一支少女乐队,想要走到能上东蛋,能开日产这样的高度,那么她们可能会经历多少艰难险阻。
感悟到其中的困难,才会格外珍惜最后的成功。
反例就是Mujica,要不然为什么第四集会有那么草率的解散和炸团?
因为Mujica这个乐队从刚出道到成功登上武道馆这一部分本来应该大书特书表现祥老师能力的内容,被编剧和系构变成了只有结果的背景设定。
既然是一句话就能够写出的背景设定,那让这些乐队少女用几句话的争吵就将这支干系重大的乐队直接炸掉,等到想要的时候又用几句话重新组起来,不是也很正常嘛?
得来全不费工夫,丢起来自然也就不心疼。
现实因素,至少我理解的现实因素,应该是桎梏创作者的东西,
常识和逻辑让创作者无法用几句话轻率地达到目的,从而必须用大量的塑造和描写来换取读者观众的认同。
而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自然会感受到,想要达成这个目的有多不容易,从而约束自己,不让这个好不容易得来的成果轻率地垮掉。
一旦把这个过程丢了……那就是Mujica式的崩塌了。
就是这些原因,让捞鱼愿意去些很多商战方面的事情,去写牢风如何一点点搭建起一个能够让自己的乐队,还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