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铁血柔情,军婚序曲

姜雨薇看着数据记录,喃喃道:“他的潜意识里,不仅保留着任务相关的保护执念,更将宋医生你纳入了需要保护的范畴……这种情感的转移和锚定,是极强大的复苏动力。”

李瑶轻轻握住宋墨涵微凉的手,低声道:“看,我说的没错。在这种极端环境下滋生的情感,本身就带着相互救赎的力量。”

这次突破性的进展,让团队士气大振。同时也让宋墨涵与顾锦城之间那种微妙而深刻的情感联结,变得更加公开化和被团队理解、接纳。林枫在给上级的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及了这种特殊关系对患者复苏的积极影响,并建议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

这日,基地来了两位特殊访客——一位是西部战区某部的政委,另一位是军报的资深记者,姓方。他们是听闻顾锦城这位战斗英雄的奇迹复苏过程后,特前来慰问和了解情况,同时也肩负着为后续可能的事迹宣传收集素材的任务。

政委的慰问庄重而充满关怀,而方记者则显得更为敏锐。在听取郑国锋教授和林枫的整体介绍后,他特意请求与医疗团队的核心成员,尤其是宋墨涵医生进行深入交流。

方记者年约五十,目光犀利却不失温和,有着多年深入一线部队采访的经历。在与宋墨涵的交谈中,他并没有过多追问技术细节,反而将重点放在了顾锦城昏迷前后的精神状态、以及康复过程中那些“非技术性”的关键因素上。

“宋医生,”方记者温和地问,“据我们了解,顾队长昏迷前最后时刻牵挂的是一位女医生的安危。而在他漫长的昏迷中,又是您这样一位优秀的军医成为了他苏醒的关键。这中间,似乎有一种奇妙的缘分。您认为,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着顾队长创造这样的生命奇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宋墨涵沉吟片刻,选择了坦诚相对,但保持了专业的克制:“方记者,我认为是顾队长内心深处作为一名军人的责任感和保护欲。最初的任务对象,以及后续康复过程中建立的医患信任,都可能激活了这种核心力量。这是他所信仰和扞卫的价值。”

方记者点点头,意味深长地说:“我采访过很多军人,也见过很多军属。军人的爱,往往深沉内敛,却坚如磐石。他们可能不常说‘爱’这个字,但‘保护你’、‘等我回来’,就是最重的承诺。这种在生死考验中淬炼出的情感,比任何誓言都来得真实和珍贵。”

他的话,再次触动了宋墨涵。她想起顾锦城无意识的“护住她”,想起意识连接中感受到的那份担忧。

慰问结束后不久,基地管理层内部进行了一次小范围讨论。鉴于顾锦城的显着康复进展及其战斗英雄的身份,以及他与宋墨涵医生之间已对治疗产生显着积极影响的特殊关系,有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是否可以考虑,在符合规定且征得(或推定)顾锦城本人意愿的前提下,为两人办理特殊情况下的军婚登记?这不仅能给予宋墨涵法理上更充分的陪护身份,也是对顾锦城这种杰出军人一种特殊的人文关怀和荣誉肯定,更能成为一段体现军人崇高品质和军医无私奉献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