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锦城没有阻拦,只是默默地将她的防护服递过去,沉声叮嘱:“一切小心。”
再次进入隔离区,气氛依旧凝重,但绝望的阴霾似乎被撕开了一道缝隙。吴教授正坐在监控仪前记录数据,看到宋墨涵,赞许地点点头:“小宋,你来得正好。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接下来是控制感染和维持内环境平衡的关键期。”
林修则在检查CRRT机器的运行参数,听到动静,只是抬眼看了宋墨涵一下,微微颔首,便继续手中的工作。他的沉默和高效,在此刻显得格外可靠。
宋墨涵接手了后续的监护工作。她仔细查看了“山狼”的瞳孔反应、肌张力,对比着各项化验单数据。与林修的配合依旧默契,无需多言,他总能提前准备好她需要的药品或器械,在她进行高风险操作时,那稳定无声的援手总会适时出现。
一次,宋墨涵需要为“山狼”进行腰椎穿刺,以获取脑脊液检查中枢神经感染情况。这在野战条件下风险极高,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近乎苛刻。当她戴好无菌手套,拿起穿刺针时,能感觉到自己的指尖因紧张而微微发凉。
林修默默调整了无影灯的角度,确保光线最佳,然后站在她身侧稍后的位置,既能观察到全过程,又不会干扰她。他的存在本身,就像一根定海神针。
穿刺过程很顺利。当清澈的脑脊液缓缓滴出时,宋墨涵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她下意识地抬眼,对上林修的目光。他护目镜后的眼神,似乎比平时多了一丝……难以名状的复杂,像是欣赏,又像是透过她在看别的什么。
“你的手很稳。”他忽然开口,声音透过口罩显得有些闷,“即使在总院,能做到在这种条件下一次成功的医生也不多。”
这是第二次他超出工作范畴的称赞。宋墨涵怔了一下,礼貌回应:“谢谢,是条件所限,必须一次成功。”
林修没再说话,只是协助她收集样本,贴上标签。在他转身将样本放入低温箱时,宋墨涵似乎听到他极轻地、几乎呓语般地说了一句:“……像她一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声音太轻,被机器的嗡鸣几乎掩盖,宋墨涵不确定自己是否听错了。像谁?她心中划过一丝疑惑,但眼下繁重的医疗任务让她无暇深究。
“山狼”的病情在专家组的全力救治和宋墨涵等人的精心护理下,终于度过了最危险的急性期。虽然身体极度虚弱,仍需长时间康复,但生命体征已经稳定,从核心隔离区转入了观察隔离区。这个消息像温暖的春风,瞬间吹遍了整个营地,极大地鼓舞了因诡异袭击而有些低迷的士气。
雷啸亲自来到医疗区,对着宋墨涵、吴教授和林修,以及所有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敬了一个标准的、饱含敬意的军礼。“雷霆小队,欠诸位一条命!”他声音洪亮,带着军人最直白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