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科研攻坚解危局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气密门伴随着轻微的充气声滑开,一位穿着笔挺军绿色作战服,身形挺拔如松的年轻军官走了进来。他肩上的少校军衔徽章熠熠生辉,面容刚毅,线条分明,眼神沉稳锐利,仿佛能洞穿一切虚妄,但眉宇间又带着几分属于科研人员的书卷气。

小主,

“高队!”来人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动作干净利落,声音洪亮有力,“总部直属特种生物防御研究所,林皓少校!奉命携带最新研制的‘神经毒素拮抗剂’原型样本及部分相关数据前来支援。路上我已经初步了解了‘牧羊人’及其毒素的情况,看来,我来的正是时候。”他的话语简洁明了,直奔主题,透露出极高的效率和专业素养。

高战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立刻回礼,用力握住林皓的手:“林皓少校,欢迎!你们研究所的前沿成果对我们至关重要,简直是雪中送炭!”他迅速侧身,向宋墨涵和陈博士介绍:“这位是林皓少校,神经毒理学领域的专家,参与过多次重大生物威胁处置任务,经验丰富。”

林皓的目光扫过实验室,在宋墨涵身上停留了一瞬,那是一种对同行专业性的审视与尊重,随即落到主屏幕不断刷新的毒素数据和前线体征信息上,眼神瞬间变得更加凝重:“情况我已经基本了解。‘牧羊人’的这种神经毒素结构非常奇特,具有潜伏性和快速生效的特点。我们带来的拮抗剂,其设计原理是针对神经突触后膜的特定受体,理论上可以像钥匙插错锁孔一样,抢先占据位点,中和毒素活性。但,”他话锋一转,强调道,“这需要根据实际病例数据和毒素变异性进行精确的分子结构微调。前线已经有队员出现症状了?”

“是的,一名代号‘雷刃’的队员出现早期局部症状,已使用标准解毒剂暂时抑制,但效果存疑。”宋墨涵立刻接口,同时将雷刃的详细症状数据和之前采集到的生物毒素原始分析数据共享给林皓的终端,“林少校,你的拮抗剂能否应对这种作用迅速、且可能存在潜伏期爆发的毒素?”

林皓走到最近的终端前,快速浏览着数据流,眉头微蹙,手指在屏幕上快速划动、放大关键结构区域:“标准解毒剂只能暂时稳定细胞膜,治标不治本。我们的拮抗剂是从根源上进行阻断。但前提是模型足够精确。宋医生,你传回的生物毒素原始数据非常关键,尤其是那个异常活跃的蛋白结构域,请授权我接入我们的‘蜂巢’动态模型进行实时演算和适配。”

“没问题,所有数据权限已对你开放最高级别。”宋墨涵毫不犹豫。此刻,任何门户之见或程序拖延都可能延误战机,导致前方付出生命的代价。陈澜也适时地将她刚刚完成的、关于腐蚀酶对特定超声波频段敏感性的最新验证数据共享出来。

刹那间,三位来自不同领域、代表着后方所能集结的最高科研水平的专家,为了共同的目标,毫无滞涩地融合成一个高效运转的整体。宋墨涵凭借其医学背景和对前线情况的实时掌握,提供临床洞察、生物样本分析和效果评估;陈澜则专注于物理防御和武器化应用,攻坚超声波参数;林皓则利用其专业领域知识,专注于神经毒素的分子级破解与特效药剂的快速研制与适配。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实验室里只有键盘急促的敲击声、仪器高速运行的轻微嗡鸣、以及偶尔简短急促、充满专业术语的交流。

“结构域B7活性异常,需要调整侧链亲和力……”

“超声波频率锁定在……兆赫,脉冲间隔……”

“计算资源优先分配给药物模型拟合!”

高战在一旁看得心潮澎湃,他看到了不同系统、不同领域的精英为了同一个目标而迸发出的惊人力量。

突然,林皓猛地抬起头,眼中迸发出锐利而自信的光芒:“找到了!模型匹配成功!拮抗剂分子结构微调完成,可以像精准的手术刀一样,嵌合毒素的活性位点,使其彻底失活!新的合成配方已发送至药剂合成车间!”

几乎在同一时间,陈澜也长出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肩膀放松下来,脸上露出如释重负又充满自信的笑容:“特定超声波参数锁定!确认可以在0.5秒内,使附着于物体表面的腐蚀酶95%以上失活!并且,该频段经过模拟,对己方标准装备的金属和复合材料影响极小,处于安全阈值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