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一役,四人皆是心力交瘁。玄苦的背叛与揭露的真相,如同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心头。《楞伽经》非但不是武功秘籍,反而是一切灾祸的根源。而孤鸿,更成了万魔窟主选定的“容器”,一条随时可能引爆的引线。
慧明长老手捧《楞伽经》,久久不语,老泪纵横。“痴儿,痴儿啊……历代高僧守护此经,是为警醒后人,而非供人觊觎。”
他将经书郑重交予无妄真人:“无妄师兄,此物太过凶险,万万不可落入魔道之手。老衲思量再三,决定将其焚毁,永绝后患。”
无妄真人沉吟片刻,点头道:“阿弥陀佛。此事交予贫僧。我回少林,便以金刚琉璃火将其在藏经阁旧址付之一炬。”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面如金纸的冲虚和气息不稳的孤鸿:“慧明长老,此地不宜久留。玄苦虽败,但他既已暴露身份,万魔窟定会再派高手前来。我们必须立刻转移。”
慧明长老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他从怀中取出一枚温润的白玉令牌,正是那枚“护寺令”。
“此令,本是前任方丈以防万一所留。”他双手合十,念诵了一段晦涩的经文。随着经文出口,白玉令牌上浮现出淡淡的佛印金光。“它记载着我少林七十二绝技中,三门已失传的护寺神功心法。更重要的是……”
他看向孤鸿:“令牌能与拥有‘镇渊’血脉之人产生共鸣。孤鸿施主,你身负的,是当年达摩院首座‘铁笔先生’的血脉,也是这部《镇渊诀》的真正传人。令牌中,封存着历任少林高僧面对灭寺之危时留下的‘法身烙印’。”
孤鸿心头一震:“法身烙印?”
“不错。”慧明长老解释道,“这是一种舍身求法的意志,一种精神印记。在你最危急的时刻,它们或许能为你抵挡一瞬。但,这并非长久之计。”
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断:“孤鸿施主,请你立刻带着清颜姑娘和无妄师兄离开。去五台山,寻找清凉寺的普济大师。他是老衲的师兄,也是当今世上唯一可能解读《楞伽经》中‘镇压篇’的人。”
“那你和冲虚大师呢?”苏清颜急问。
“我和尚,坐化于此,为他们争取时间。”慧明长老神色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拿起一旁的禅杖,“玄苦虽受创,但很快就会带人回来。老衲留在这里,与他周旋,能拖延一时是一时。冲虚施主……就拜托你们了。”
说罢,他毅然转身,走回石室深处,准备独自断后。
“师父!”慧明长老的弟子们哭喊着跪倒一片。
无妄真人长叹一声,知道无法劝阻。他从怀中取出一颗“九转还魂丹”塞入冲虚口中:“这丹药能吊住他一口气,但无法根治。我们必须在残魂草的力量彻底失控前,找到普济大师。”
孤鸿看着慧明长老决绝的背影,又看了看怀中与自己生命相连的残魂草,以及昏迷不醒的冲虚。一股从未有过的沉重责任感压在了他肩上。他不再是那个只为自己寻仇的少年。
“走!”孤鸿沉声道,“我们去五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