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娜没有说话,只是手指在键盘上敲下最后几个指令。一份包含精确频率参数、能量耦合模型和操作建议的数据包瞬间发送至“伏羲号”。
“收到!军洛!” 周孜婷立刻看向战术台。
“数据解析中…频率参数加载…扫描阵列重新调谐…发射!” 军洛的动作没有丝毫拖泥带水。庞大的“伏羲号”舰体微微调整角度,舰艏下方一个巨大的碟形阵列亮起幽蓝色的光芒,一道经过特殊调制的、与行星背景脉动产生微妙共鸣的扫描波束,射向翻滚的“深渊巨口”!
---
**“深渊巨口”行星,对流层中层,“雨燕号”残骸内。**
黑暗、寒冷、死寂。仅有应急灯发出惨淡的绿光,照亮着布满裂缝和扭曲管线的舱壁。空气弥漫着烧焦的臭氧味和淡淡的血腥味。维生系统的警报早已因能源耗尽而停歇,氧气含量低得让人头晕。
赵航和林露蜷缩在相对完好的驾驶舱一角,裹着保温毯,共享着最后一点高热量的能量胶。赵航的左臂用简易夹板固定着,额头有一道干涸的血迹。林露的脸色苍白得吓人,但眼神依旧保持着令人心折的冷静,她手中紧握着战术板——虽然屏幕早已熄灭,只剩最后一点备用电源维持着核心记录功能。
“结构损伤度…估计超过80%了…右引擎彻底报废…主能源耗尽…维生系统…最多再撑8小时…” 赵航的声音嘶哑而虚弱,每说一句话都牵动着胸口的疼痛(可能肋骨骨裂)。他努力想挤出一点笑容,“嘿…至少…暂时没被压扁…也没被风暴撕碎…对吧?”
林露轻轻“嗯”了一声,靠在冰冷的舱壁上,目光有些失焦地看着舷窗外永无止境的暗红色风暴。突然,她一直紧握的战术板,其核心记录模块的微型指示灯,极其微弱地、不规则地闪烁了几下!
林露的身体猛地绷紧!她立刻坐直身体,不顾身体的疼痛和虚弱,将耳朵紧紧贴在战术板冰冷的金属外壳上,屏住了呼吸。
“怎么了?” 赵航察觉到她的异样。
“有…有信号!” 林露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和极度的激动,“非常微弱!断断续续!不是我们的设备!是…是外部扫描波束的…回波感应!频率…很特别…在试图穿透干扰!”
赵航瞬间精神一振,如同濒死的野兽嗅到了生机!“能确定方向吗?能回应吗?”
“方向…大致来自行星上方轨道…强度在变化…像是…在尝试不同的频率和角度…” 林露飞快地分析着那微乎其微的信号特征,大脑在绝望中爆发出最后的算力,“战术板的核心记录仪有被动感应功能…或许…或许可以尝试用它作为简单的谐振器…反向发出一个微弱的识别脉冲!就像…敲击回声!”
“需要我做什么?” 赵航挣扎着坐起。
“保持安静…尽可能稳定战术板…” 林露深吸一口气,将全部心神都凝聚在指尖和听觉上。她利用战术板内部残存的微弱电路,小心翼翼地引导着那感应到的外部扫描波束的残余能量,试图在特定的频率节点上,叠加一个极其微弱的、代表“雨燕”识别码的谐波脉冲!
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信号微弱到如同在十二级台风中分辨一根针落地的声音!林露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身体因为极致的专注而微微颤抖。
突然!她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就是现在!” 她指尖在战术板一个隐蔽的接口上,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轻轻一触!
一道微弱得几乎无法被仪器捕捉的、独特的能量涟漪,顺着行星背景那奇异的电磁脉动,逆流而上,穿透了厚重的云层和电离干扰,射向了轨道上的“伏羲号”!
---
**“伏羲号”舰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