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风暴之巢与硅甲虫的宝藏

活在2085 萧肖凡子 3886 字 16天前

它们大小如中型犬,覆盖着暗褐色、带有金属光泽的**厚重硅质甲壳**,甲壳上布满了尖锐的棱刺和复杂的沟壑纹路。头部呈三角形,没有明显的眼睛,只有一对不断颤动的、如同分叉金属棒的**感应触角**。它们依靠六条粗短、覆盖着细密鳞片的节肢移动,动作不算快,但显得异常沉稳有力。最引人注目的是它们口器部位伸出的一对闪烁着幽蓝电弧的**螯肢**,此刻正插入地面,似乎在吸取着什么。

“硅基生命?还是高度矿物化的碳基?” 刘颖的声音在通讯频道响起,她正通过队员头盔摄像头同步观察,“注意那对螯肢!能量读数!它们在…**汲取地下的静电或某种弱电磁能?**”

“目标无主动攻击意图。绕过它们,继续前进。” 军洛冷静下令,不想节外生枝。他标记了这些生物的位置和形态特征(代号:**电甲虫/Electro-Beetle**)。

小队继续深入。他们发现了一条早已干涸的巨大河床,河床边缘有被水流冲刷形成的岩洞。军洛指挥小队进入其中一个较大的岩洞探索。洞内干燥,温度相对恒定,更重要的是,探测器显示洞壁深处有微弱的、稳定的**地热信号**!

“发现稳定热源!深度约50米!可能是小型地热脉!如果能打通…” 队员的声音带着兴奋。

“标记坐标!这是潜在的长期庇护所和热能来源!” 军洛立刻记录。同时,探测器在洞壁一些结晶区域发出了更强的信号。“等等!这里有高能量反应!是…**晶体!**”

只见洞壁某些缝隙中,镶嵌着一些不规则的、散发着微弱蓝绿色荧光的**半透明晶体**!探测器显示,这些晶体蕴含着纯净且易于提取的**电磁能量**!

“刘博士!快看!” 军洛将晶体图像和数据传回。

“天啊!” 刘颖的声音充满惊喜,“能量密度很高!光谱特征稳定!是天然的…**生物/矿物复合电池**?!那些‘电甲虫’的螯肢能量特征和这个很像!它们很可能就是以这种晶体或类似的能量源为食!鸿宇!赵娜!我们需要这个!它能直接给我们的设备供能!纯度比我们带的应急电池还高!”

小主,

“收到!军洛!尽可能安全采集样本!注意防护!这可能是我们续命的关键!” 鸿宇激动的声音传来。

就在这时,负责洞外警戒的队员突然发出急促警报:“大量热能信号靠近!速度很快!是…那群甲虫!它们好像被惊动了!数量…很多!”

军洛眼神一凛:“采集小队!加快速度!取到样本立刻撤回洞口!火力小组!准备驱离!**非必要,不杀戮!我们的弹药和氧气有限!** 利用洞口地形!制造噪音和强光威慑!”

洞外,昏暗的光线下,数十只甚至更多的“电甲虫”从四面八方的沙地和岩石后涌出,它们沉重的甲壳摩擦发出沙沙声,幽蓝的电弧在螯肢上噼啪作响,感应触角齐刷刷地指向洞口!它们没有眼睛,但那股被侵犯领地/能量源的愤怒,清晰地通过它们聚集的态势传递出来。

一场为了生存资源而与本土爬虫的短暂对峙,在昏黄的异星天空下拉开了序幕。

---

**“磐石据点”(“远行者号”迫降点临时营地)**

临时用舰体残骸和应急材料搭建的指挥棚内,气氛紧张而忙碌。

刘颖正对着刚刚送回来的几块蓝绿色晶体样本手舞足蹈:“太神奇了!这种晶体结构!它内部有天然的、类似生物细胞膜的能量筛选通道!能自发地吸收环境中游离的电磁辐射(比如天上那该死的风暴余波)和微弱的地热,转化为稳定电能储存起来!效率虽然不算顶尖,但胜在**被动、持续、且完全无害**!简直是给我们量身定做的充电宝!”

她快速在数据板上计算着:“如果我们能找到矿脉,或者…想办法‘说服’那些‘电甲虫’让出一部分它们的‘粮仓’…我们就能建立稳定的能量采集点!维持生命系统、通讯、甚至部分维生设备的外勤供电都没问题!”

“说服?怎么说服?用老洛的拳头跟它们讲道理?” 赵航一边操作着工程机器人加固营地外围的隔离墙,一边插嘴,“还是说刘博士你打算给它们开个‘宇宙能量理财课’,劝它们把存款…呃,存电,分我们点?”

鸿宇在另一头调试着重新建立的“灯塔”接收器(信号微弱且不稳定,但总算有了一丝联系),闻言头也不抬:“赵航,你的幽默感在这种时候就像在冰窟窿里放屁——除了添点味儿,毫无用处!刘颖,别理他,继续说!这晶体能人工合成或者催化生长吗?”

刘颖白了赵航一眼,继续道:“人工合成短期内不可能,材料工艺达不到。但催化生长…有希望!我发现这些晶体在特定频率的微弱电流刺激下,生长速度会显着加快!而且,它们似乎对‘电甲虫’新陈代谢产生的某种有机信息素…有亲和性?” 她调出一组数据,“军洛传回的甲虫活动区域空气样本里,检测到微量信息素,与晶体能量逸散有耦合迹象!”

“你的意思是…我们可以用‘电’和‘信息素’当诱饵,‘种’出我们自己的能量晶体?” 周孜婷敏锐地抓住了关键。

“理论上是!但需要实验!也需要…搞到更多的甲虫信息素样本。” 刘颖点头。

这时,军洛小队带着几块宝贵的晶体样本和一身沙尘(以及几只被打晕拖回来研究的“电甲虫”)安全返回了营地。他简要汇报了洞**位置、地热情况和与甲虫群的短暂冲突(成功驱离,未造成己方伤亡和甲虫死亡)**。

“干得好,军洛。” 周孜婷由衷赞许,“发现的地热洞**和能量晶体,给了我们生存下去的希望。刘颖提出的‘种电’方案,可能是我们获取持续能源的关键。下一步:”

“军洛,你负责:

1.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力量打通通往地热脉的通道!建立初步的前哨站!

2. 研究‘电甲虫’的行为模式!想办法安全、可持续地获取它们的…信息素。刘颖会配合你制定方案。**不到万不得已,避免大规模冲突。** 它们是本土生物,我们才是闯入者。”

“明白。我会尝试设置非致命陷阱和诱导装置。” 军洛点头,眼神中闪烁着猎人般的耐心。

“刘颖,全力攻关‘种电’技术!鸿宇、赵娜,你们协助她,提供能量场和信号模拟支持!同时,密切监控风暴周期和‘灯塔’信号恢复情况!”

“是!”

“保证种出一片‘电菜园’!” 刘颖信心满满。

“赵航,工程机器人部队交给你!配合军洛建立前哨站,加固营地,同时…想办法利用这些硅化木和岩石,制造一些简单的防御工事和…诱捕装置!发挥你的‘想象力’!”

“得令!保证让那些‘充电宝甲虫’来了就不想走…呃,是来了就掉坑里!” 赵航咧嘴一笑,牵动了伤口,又疼得直抽气。

“林露,协调资源,保障后勤,特别是伤员。让大家知道,我们找到了希望!”

林露沉稳应下:“明白,舰长。希望,比任何药物都有效。”

营地内,虽然疲惫不堪,环境恶劣,但一种名为“希望”的微弱火苗,已经在“磐石据点”的残骸与异星的岩石间悄然燃起。他们被迫降于风暴之巢,却意外发现了硅甲虫守护的“宝藏”。生存之战,从绝望的挣扎,转向了充满挑战的智慧博弈。而头顶,那场困住他们的电磁风暴,依旧在紫色的闪电中,翻滚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