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林露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望向鸿宇和赵娜,眼中充满了希冀,但更多的是恐惧。
鸿宇痛苦地闭上眼,赵娜沉默地摇了摇头。现有的技术路径,似乎真的被那21.7秒的泡影彻底堵死了。
就在这片令人窒息的绝望深渊中,小七那平稳的电子音,如同投入死水的石子,清晰地响起:
“现有基于‘激发-引导-维持’模式的DMAW装置路径,受限于‘幽影之核’(活性暗物质)的固有混沌属性和当前材料/能量约束技术的上限,其理论稳定阈值存在难以逾越的瓶颈。继续优化此路径,成功率提升空间低于0.8%,且风险呈指数级增长。”
它的陈述冷酷地宣判了“跃迁黎明”计划的死刑。鸿宇的肩膀彻底垮了下去。
然而,小七的电子眼蓝光微微加深,话锋一转:
“但是,存在另一条理论路径。一条…未被纳入‘普罗米修斯之火’计划主流,但在星盟理论物理界存在争议性构想的路径:暗物质转换器(Dark Matter Transducer,简称 DMT)。”
暗物质转换器:深渊中的微光
“暗物质转换器?”鸿宇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绝境中看到一丝微光的狂喜,但随即又被巨大的困惑取代,“那是什么?星盟数据库里为什么没有它的详细资料?”
赵娜、周孜婷、军洛等人也瞬间聚焦到小七身上。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名词。
“DMT 并非成熟技术,甚至缺乏完整的工程蓝图。它属于星盟理论物理中一个极其激进、被视为‘离经叛道’的分支构想。”小七解释道,调出几份标记着【理论争议】、【高风险】、【能量级不足】标签的星盟加密文献片段投影。
“其核心思想,并非直接利用暗物质的能量去‘撬动’空间(如DMAW),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媒介和催化剂。”
小七的电子眼蓝光扫过众人,阐述着这个超越人类认知的概念:
“该构想认为,‘幽影之核’蕴含的活性暗物质,其本质是沟通现实物质宇宙与更深层‘虚空背景海’(Void Substrate)的‘钥匙’。DMT装置的作用,是构建一个高度精密、极度危险的‘能量筛网’。”
“它利用‘晶源’能量作为初始驱动,激发并精确控制‘幽影之核’碎片,使其在特定谐振频率下,并非释放自身能量,而是在现实空间与虚空背景海的‘界面’上,打开一个极其短暂、可控的‘微孔’。”
“通过这个‘微孔’,装置可以引导‘晶源’能量注入那片理论上蕴含着无穷无尽、但性质未知的‘虚空背景海’能量。更关键的是,它试图捕获并转化从‘微孔’另一侧反馈回来的、经过‘背景海’特性调制的、性质可能发生‘驯化’或‘有序化’的奇异能量流!”
“这种被转化后的能量,理论预测具有高度的‘空间亲和性’与‘稳定性’,其本质可能更接近驱动‘熵噬体’撕裂空间的那种力量,但剔除了混沌与毁灭属性!它才是真正适合驱动稳定、超光速曲率泡的‘燃料’!”
小七的描述,如同在众人面前展开了一幅描绘着宇宙终极奥秘的、光怪陆离却又危险至极的画卷。利用暗物质打开通往未知“虚空背景海”的孔洞?注入能量?捕获转化?每一个词都充满了科幻小说般的疯狂与不可预测性!
“这…这比DMAW还要疯狂!”赵娜第一个失声道,作为顶尖的工程师,她瞬间抓住了核心问题,“打开空间界面微孔?控制它?还要转化未知属性的能量?这其中的不确定性比引导暗物质本身的混沌能量还要大几个数量级!我们连‘虚空背景海’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控制?怎么确保转化后的能量是稳定的‘燃料’,而不是一颗更恐怖的炸弹?”
“成功率评估?”军洛的声音冰冷依旧,直接问最核心的问题。
“基于现有理论碎片及‘幽影之核’碎片特性,理论可行性预估:低于15%。”小七的回答依旧残酷,“主要风险点:微孔开启稳定性控制(失败率预估75%)、未知能量反馈捕获与转化效率(失败率预估60%)、转化后能量属性预测偏差导致系统崩溃(量化困难,风险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