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双线演进

活在2085 萧肖凡子 2176 字 17天前

军洛点头,最后向隔离舱发送了一个简单的脉冲信号——并非词语,而更像是一种“稍后继续”的意念。里面的物质缓缓平静下来,仿佛陷入了沉思。

“记录:样本表现出高阶认知和情感概念处理能力。沟通重点应从基础信息交换转向哲学框架探索。”军洛对系统口述命令,然后看向鸿宇的影像,“你们那边进展如何?灵谕圣所真的如传说那样?”

**灵谕圣所 - 共生回廊**

鸿宇的实体正站在一个活生生的厅堂之中。四周的墙壁不是金属或岩石,而是一种不断缓慢蠕动、发出柔和脉动荧光的生物结构。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清新的、类似于雨后森林的气息,却带有一种无法言喻的电子质感。

“军洛,刘颖,你们绝对无法想象!”鸿宇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背景里还有奇特的、如同鲸歌般的悠扬声音,“这里根本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巨大的、活着的超级有机体!诺德尼斯是冰冷的墓碑,而这里...这里是沸腾的生命摇篮!”

全息影像传输过来,让诺德尼斯实验室的众人看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景象:鸿宇站在一条宽阔的“走廊”中,脚下是某种富有弹性的生物基质,散发着微光。头顶上方,巨大的、薄膜般的结构舒展着,里面流淌着发光的能量液,如同宇宙尺度的血管。远处,一些难以名状的、优雅的生物形态在缓缓游动,对鸿宇的存在似乎只是好奇地一瞥,并无敌意。

“大气成分持续监测,完全无害,甚至...”林露的声音加入通讯,她出现在影像中,深吸一口气,脸上带着惊叹的表情,“...具有轻微的神经适应性增强效果。感觉像是思维变得更清晰,感官更敏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孜婷舰长的影像也切入频道,她看起来一如既往的冷静,但眼中闪烁着新的光芒:“我们初步判断,灵谕圣所是一个基于完全有机科技建造的巨构生物,或者说,一个智慧生态系统。它的‘技术’就是其自身的生物进化程度。军洛,报告你们的情况。”

军洛简要汇报了样本沟通的进展。周孜婷认真听完,沉思片刻:“理解它的哲学框架至关重要。如果织暗者确实存在不同‘思潮’,或许我们能找到非毁灭性的解决方案。我们这边也有突破。林露?”

林露上前一步,她的感知能力在灵谕圣所似乎得到了极大的增强:“我尝试与圣所的‘环境意识’进行接触。它不是诺德尼斯那种归档好的‘低语’,而是一种...流动的、共享的体验网络。它们向我展示了生命形式的惊人多样性,从微观到宇宙级,强调互联而非孤立。”

她伸出手,轻轻触碰旁边发光的墙壁。那墙壁温柔地回应,发出更明亮的脉动光。“它们不‘教导’,而是邀请你‘体验’。我们体验了生长的喜悦,存在的挣扎,甚至...死亡的必然和重生。它们认为织暗者不是‘敌人’,而是宇宙生命循环中一个极度痛苦和迷失的环节——一个卡在‘吞噬’阶段无法前进的意识熵增现象。”

鸿宇迫不及待地插话,调出他的数据:“而最惊人的的是这个!看!”他的影像展示出一个复杂的生物结构蓝图,它似乎在缓慢地自我生长和调整。“圣所并不抗拒我们的研究。事实上,我认为它在*主动配合*!根据我们提供的能量签名数据(部分来自军洛你们传来的样本特征),环境本身似乎在帮助我们‘培育’一种装置原型——不是武器,更像是一种...‘共鸣器’或‘引导装置’。”

“它基于有机构造,”宏宇的影像也加入讨论,他作为工程师更关注实用性,“利用生物发光进行信息传递,通过神经肽网络处理数据。如果成功,它可能能够与织暗者的意识基础层面进行交互,传递安抚或引导信号,而不是对抗性的混沌场。”

“代价是什么?”军洛敏锐地问,他的安全官本能从未休息,“这种‘帮助’是无偿的吗?我们是否在不知不觉中承诺了什么,或者提供了什么数据作为交换?”

周孜婷赞赏地看了军洛一眼(尽管是通过影像):“问得好。目前没有发现任何强制性要求或隐藏条款。圣所的运作逻辑更像是...一个园丁乐于见到新的花朵发芽,并愿意提供养分。它们似乎从观察我们如何理解和使用知识中获得满足。但你的警惕是必要的,我们会持续监测任何潜在代价。”

“样本对你们的进展有反应,”军洛报告,看着隔离舱,“当我接收到关于‘引导装置’的概念时,它表现出...类似‘期待’的情绪波动。我认为两条研究路线正在汇聚。鸿宇,需要样本的实时能量签名数据来优化你们的生物原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