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小七的发现

活在2085 萧肖凡子 3809 字 14天前

周孜婷没有立刻说话,她目光深沉地看着主屏幕上那交织的红蓝信号。鸿宇的渴望她理解,军洛的担忧她更明白。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关乎整个“守护者”号乃至身后人类的命运。

“小七,”她突然开口,打断了争论,“从纯技术角度分析,我们抵达TY-677星系并进行初步侦查,然后安全撤离的成功率有多少?”

小七沉默了几秒钟,似乎在调动所有参数进行综合运算。“基于当前舰船状态、已知敌方能力及670光年跃迁的风险评估,在不发生计划外高强度战斗的前提下,成功执行侦查并安全撤离的概率为:31.8%。”

不到三分之一。

这个数字让舰桥安静了下来。

31.8%的概率,去赌一个获取关键情报的机会,同时也可能赌上一切。

周孜婷缓缓吸了一口气,目光扫过鸿宇充满期盼的脸,军洛凝重坚定的眼神,以及周围所有屏息凝神的舰员。她看到了恐惧,也看到了不甘,看到了谨慎,更看到了深藏于人类骨子里那份面对未知的不屈与探索欲。

“我们不能因为恐惧,就闭上窥探深渊的眼睛。”她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整个舰桥,“但我们也绝不能毫无准备地纵身跃入。”

她做出了决定。

“目标:TY-677星系。任务性质:**极限侦查**。”周孜婷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们不为正面交战,不为拯救一个可能早已无法拯救的文明。我们的唯一目的,是获取关于‘吞噬者’的情报。鸿宇,你和小七负责制定详细的侦查计划,列出优先级最高的观测目标。军洛,你负责制定应急撤离方案和接应战术,我们要设定绝对红线,一旦触及,毫不犹豫立刻撤退。”

“是!”鸿宇和军洛同时应道,虽然立场不同,但一旦命令下达,他们都会全力以赴。

“赵航,飞行联队做好随时应对极端情况的准备。”

“明白!早就想看看能把一个文明当点心吃几百年的家伙长啥样了!”赵航的声音带着一种豁出去的兴奋。

“小七,规划最优跃迁路线,避开已知的危险区域。同时,将我们的决定和TY-677星系的坐标数据,加密传回‘龙吟’基地和地球总部。”

“指令已确认。”

命令下达,整个“守护者”号再次如同精密仪器般运转起来,只是这一次,目标不再是家园防御,而是主动奔向一个已知的、充满死亡与谜团的星域。

周孜婷再次望向星图上那个被标记为TY-677的遥远光点,那里闪烁着绝望的求救与毁灭的红光。

小主,

他们要去的地方,可能是陷阱,可能是坟墓。

但也可能是……找到反击利刃的唯一矿脉。

“准备跃迁。”她轻声说,仿佛是对命运的宣战。

“守护者”号并未立刻启程前往670光年外的TY-677星系。周孜婷的决定是审慎的,如同一名优秀的棋手,在落子前需要看清棋盘上的所有变量。战舰依旧在YG83星团边缘游弋,利用相对安全的环境进行彻底的修复和更深层次的战术推演。同时,对TY-677星系信号的持续监听和分析,成为了最高优先级的任务。

舰桥上,气氛比之前少了几分绝望的压抑,多了几分目标明确后的凝重。主屏幕的一角,实时显示着来自TY-677星系的信号流,那交织的绝望呼救与毁灭波动,如同一个遥远而持续的心跳,提醒着他们即将踏足的险境。

**鸿宇** 几乎将自己焊死在了科学主控台上,他与**小七** 构建了数个复杂的数学模型,试图从那段持续了数百年的求救信号和吞噬者能量特征中,榨取更多信息。

“信号结构在缓慢变化,”鸿宇指着频谱图上几乎难以察觉的细微偏移,“不是衰减,是……**进化**?或者说,**适应**。求救代码的核心逻辑未变,但其加密层和载波频率在进行极其缓慢的自我调整,似乎在对抗某种持续的外部干扰或破解尝试。”

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光芒:“这证明那个文明,或者说其留下的自动系统,直到此刻仍在运作,仍在挣扎!这不仅仅是遗言,这是一场持续了数个世纪的、沉默的战争!”

**军洛** 对此持保留态度。“也可能是吞噬者玩弄猎物的把戏。故意留下一个不断发送信号的‘诱饵’,观察是否有其他‘好奇’的文明上钩。”他调出战术星图,上面标注着前往TY-677的几条潜在跃迁路线,“无论真相如何,我们都必须假设最坏情况。跃迁出口不能直接设在星系内部,必须在足够远的外围,保留缓冲区和撤退空间。”

“我同意。”周孜婷看着星图,“小七,计算最优外围观测点。”

“计算完成。建议将跃迁终点设置在TY-677星系奥尔特云外围,距离最近行星轨道约1.5光年。该区域物质稀薄,利于隐蔽,且能通过长基线干涉测量术获取星系内部的初步影像和数据。”

“就这么定。”周孜婷点头,随即看向另一块屏幕,上面显示着与“龙吟”基地的加密通讯链路,“启龙星方面有什么新发现吗?任何可能与‘吞噬者’或‘种子’相关的线索都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启龙星,“龙吟”基地。

地下深处,那座被命名为“沉默圣堂”的远古大厅,已然成为了基地最重要的研究禁区。巨大的穹顶下,灯火通明,各种扫描设备和能量探测器发出的低鸣取代了曾经的死寂。

**林露** 穿着全套防护服,站在中央平台原先悬浮控制光体的位置下方。那里现在是一个复杂的接口阵列,连接着基地的主计算机和小七的子程序。平台上,那具相对完整的“石像鬼”残骸被小心翼翼地固定着,数十条纤细的数据探针连接在其甲壳缝隙和受损的传感器结构上。

“进展比预期的慢,”林露对着通讯器另一头的**宏宇**(他正在地表协调基地防御和扩建)说道,“它们的生物-机械融合技术远超我们的理解。其‘意识’——如果那能称之为意识——似乎并非储存在某个特定核心,而是分布式存在于整个神经网络和能量回路中。我们得到的这部分残骸,包含的信息碎片化严重。”

“能尝试逆向工程它们的能源系统吗?”宏宇的声音传来,“那种幽蓝能量,与裂谷矩阵同源,或许能为我们所用。”

“正在尝试,但非常危险。”林露谨慎地回答,“刘颖警告说,这种能量带有一种奇特的‘排他性’信息印记,强行驱动可能会引发不可预知的连锁反应。我们需要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