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战略升级

活在2085 萧肖凡子 2780 字 14天前

赵娜立刻回应:“我们可以利用启龙星的轨道监测网作为基础,向外扩展部署更多长程传感器浮标。同时优化算法,将‘虚空之影’的能量特征和空间扰动模式设为最高优先级触发条件。”

“第二层:**‘荆棘’复合防御圈**。”军洛继续,“我们的护盾需要升级,从单纯的能量抵抗,转变为‘秩序’与‘混乱’的主动对抗区。”他看向宏宇,“宏宇,我们需要在护盾发生器中集成小型的、可持续运行的‘信息秩序场’发生器,让护盾本身就能对熵噬者等低阶单位产生持续的净化效果,而不是等到它们攻击时才反击。”

宏宇的影像沉吟片刻:“技术上可行,但能耗巨大,需要对‘守护者’号的能源核心和分配系统进行大幅升级。我会立刻组织工程团队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设计。”

“第三层,也是核心:**‘手术刀’精准打击链**。”军洛的声音带着冷冽,“秩序武器是我们的矛,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粗放使用。我们需要更高效、更精准的打击模式。”

他提出了几个具体方向:

1. **“点穴”式攻击**:针对熵噬者和数据吞噬者的能量节点,开发更智能的瞄准和火力分配系统,力求一击必杀,减少能量浪费。

2. **“断流”式干扰**:利用林露发现的、与诺德尼斯科技的共振频率,开发专门用于干扰“虚空之影”能量网络和投送锚点的特殊装备或武器模块,打断其攻击节奏。

3. **“斩首”式威慑(理论)**:针对“虚空之影”可能存在的、更高级的指挥单元或核心意识聚合点(类似TY-677那只“眼睛”),研究超远程、超强力的秩序武器投射方案。这目前还只是理论,但必须开始预研。

“同时,”周孜婷补充道,“所有战术都需要配套的训练方案。军洛,你要制定一套贴近实战的、模拟与‘虚空之影’各种单位交火的训练程序。从单兵到舰船协同,所有人都必须熟悉新的敌人和新的战法。”

“明白。”军洛郑重点头,“我会把TY-677的战斗数据融入到训练模拟器中,让每个人,包括赵航的飞行员,都切身感受那种压力,并学会如何在压力下有效反击。”

**三、 科技融合:从他山之石到攻守利器**

战术的升级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鸿宇和宏宇接过了重任,开始着手将星铭族数据库中的部分科技理念,与现有技术进行融合。

在“守护者”号的实验室和启龙星的工程中心,一场悄无声息的技术革命开始了。

**鸿宇** 首先瞄准了能量系统。“星铭族在能量生物学和意识能量转化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在与宏宇的远程技术会议上兴奋地阐述,“虽然我们无法复制他们的意识上传技术,但他们对于‘有序能量’的高效存储和瞬发释放技术,非常有借鉴意义。”

他展示了一种星铭族使用的、被称为“秩序水晶”的理论模型。“这种结构能够以极低的损耗存储大量的秩序能量,并在需要时瞬间释放,形成强大的秩序力场或攻击。如果我们能仿制,哪怕只是初级版本,都能极大提升秩序武器的续航力和爆发力。”

宏宇看着复杂的数据模型,眉头紧锁:“材料是个大问题。星铭族使用的是一种他们人工合成的、具有特殊量子结构的晶体。我们需要找到替代材料,或者……尝试利用启龙星本地的一些特殊矿物,看看能否通过我们的纳米科技和能量雕琢技术进行仿制。林露,这需要你的地质学和矿物学团队协助。”

**林露** 立刻回应:“没问题,我们已经对启龙星的地质结构有了初步了解,发现了几种具有异常能量导性的晶体。我会立刻组织团队进行深度分析和采样,优先测试其与秩序能量的相容性。”

另一方面,宏宇主导的防御系统升级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活性装甲**”概念。

“传统的装甲是被动承受伤害。”宏宇解释道,“我想打造一种能够主动响应、甚至‘反击’的装甲系统。在装甲外层集成微型的秩序能量节点和传感器网络。当检测到熵增攻击或混乱能量侵蚀时,这些节点可以瞬间启动,在装甲表面形成一层局部的、高强度的秩序场,主动‘中和’掉攻击,而不是硬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相当于给战舰穿了一件带刺的盔甲!”赵航听到这个设想时,忍不住插嘴,“好东西!要是我的飞行器也能装上就更好了!”

“技术难点在于能量微型化和瞬时响应控制。”宏宇没有理会赵航的插科打诨,继续严肃地说,“这需要鸿宇在能量控制理论上的支持,以及工程团队在纳米制造和系统集成上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