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数据洪流

活在2085 萧肖凡子 2841 字 8天前

林露也投入了部分精力,她尝试从那些非结构化的信息碎片——比如能量波动中蕴含的“情绪”残留,巢穴结构传递出的“冰冷意志”感——中,提取出数据无法直接表达的、关于“吞噬者”本质的侧面证据。她的感知为纯理性的数据分析,增添了一抹独特的、属于生命共情的色彩。

军洛和宏宇则更关注数据的实际应用价值。军洛带着战术分析团队,仔细研究每一个巢穴的防御弱点和网道脆弱点,开始草拟针对不同节点的、更加精准高效的打击方案。宏宇则和他的工程师们,如饥似渴地分析着那些结构蓝图和能量核心数据,寻找着可以优化“秩序壁垒”和“破晓”系统,乃至设计全新武器平台的灵感。

整个龙吟基地,仿佛一台刚刚注入了顶级燃料的超级引擎,围绕着这庞大的数据洪流,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热情运转起来。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他们必须赶在“吞噬者”从NV-001的混乱中完全恢复,或者酝酿出新的威胁之前,将这些宝贵的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存力量与反击资本。

数据洪流奔涌不息,而人类智慧的堤坝,正竭尽全力,试图将其引导向照亮前路、冲破黑暗的方向。

龙吟基地的数据中心,已然成为了一个信息的炼金工坊。日夜不息的低频嗡鸣是它的背景音,流淌的光影数据是它的火焰,而鸿宇、赵娜以及整个科学团队,则是试图从“吞噬者”留下的庞杂信息中,提炼出真理与生机的炼金术士。

对带回数据的解析工作,如同剥开一颗无限嵌套的洋葱,每一层都带来更强烈的刺激与更深邃的谜题。在初步梳理了“虚空之眼”、暗能量核心和巢穴结构等相对“直观”的目标后,研究的重心,不可避免地集中到了那张维系一切、无处不在的“共鸣网道”上。

星语者提供的算法和观测数据是宝贵的罗盘,但鸿宇渴望的,是理解这片海洋本身的构成。他几乎将自己焊在了量子波动分析仪和时空曲率建模终端前,餐食由机器人送到手边,休息则是在控制台前短暂的、数据仍在眼皮底下流动的瞌睡。

“不对劲……这感觉完全不对劲……”鸿宇喃喃自语,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上一条被放大了无数倍的网道能量流频谱。他用力抓了抓本就凌乱的头发,转向旁边正在核对数据关联性的赵娜。

“赵娜,你看这段高频谐振波纹,还有这个背景时空的‘基底噪声’,”他指着屏幕上几处极其细微、几乎被主能量流完全掩盖的波动,“它们的模式……太古老了,古老到不像任何已知的、哪怕是‘吞噬者’可能拥有的技术能够制造的。这更像是……某种宇宙背景辐射的变体,或者说……是时空本身固有的一种……‘纹理’?”

赵娜停下手中的工作,冷静的目光投向鸿宇指出的数据点。她调出小七数据库中进行对比的、来自宇宙各处的自然时空波动样本,以及“园丁”遗产中关于宇宙基础结构的零星记载。

“数据比对进行中……”赵娜低声道,手指飞快操作,“你指出的高频谐振,与‘园丁’记录中编号为‘Θ-7’的、推测为宇宙大爆炸后极早期残留的时空涟漪特征,相似度达到68.3%。而基底噪声的模式,与我们在远离任何已知文明星域的虚空区域采集到的、未被干扰的时空本底微扰,吻合度超过82%。”

这个结果让两人同时陷入了沉默。一种荒诞却又令人战栗的猜想,如同黑暗中滋生的藤蔓,悄然缠绕上心头。

“难道……”鸿宇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网道……不是‘吞噬者’建造的?它……它本来就存在?”

这个想法太过大胆,几乎颠覆了他们之前的所有认知。如果网道是“吞噬者”的力量基石,是它得以高效移动和通信的超级工程,那它怎么可能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结构?

为了验证这个疯狂的猜想,研究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分析网道的能量流和通信模式,而是开始尝试追溯其“源头”,分析其最基础、最微观的“构造”。

这项工作极其困难,如同试图通过分析水流来理解水分子结构。网道本身并非实体,它是一种时空的特定状态,是更高维度的几何结构在三维空间的投影。

“我们需要更微观的视角,”鸿宇对着通讯器向宏宇请求,“把‘秩序稳定锚’的感应精度调到极限,不是用来稳定,是用来‘感受’,感受网道结构最细微的时空度规变化!”

“你疯了?那玩意调到那种精度,一个控制不好,我们自己周围的时空就得褶皱!”宏宇在工程部那边大叫。

“必须试试!这是我们接近真相的唯一途径!”鸿宇坚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