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垣城的街头,近来处处飘着 “启明皂” 的清香。杂货铺的柜台前,围着挑肥皂的妇人,手里捏着米白色的皂块,闻着松木香气,笑着跟掌柜说:“上次买的用完了,这次多带两块,我家姑娘说洗头发都顺滑!”;布庄的伙计收账时,会顺手送一小块试用皂,说 “用这个洗布,不褪色还软和”。
“启明实业” 的仓库前,马车排着长队,车夫们叼着烟,等着装货送往周边县城,账本上的数字每天都在往上跳,霍云苓拿着账本跟沈未央汇报时,眼睛亮得像星星:“未央哥哥,咱们这个月的利润,够再添两台皂化锅了!”
沈未央却没像她那样雀跃。他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街上提着 “启明” 包装纸的行人,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桌角 —— 在这各方势力盘踞的奉垣,一块肥皂的成功,太扎眼了。他早料到会有觊觎,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沈先生,这位是‘三井洋行’的经理,小田一郎先生,想跟您谈笔生意。”。”老陈的声音带着几分谨慎,推开办公室门时,身后跟着个穿藏青色西装的中年男人,金丝眼镜擦得锃亮,手里提着个精致的皮箱,笑容温和得像春风。
三井洋行?日本人?
沈未央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起身相迎:“小田先生,幸会。
“沈先生,久仰。” 小田一郎快步上前,伸出手,汉语流利得听不出异域口音,掌心却带着一丝刻意的冰凉,“‘启明’皂的大名,在奉天无人不晓,能造出这般精良的民用产品,先生真是年轻有为。”
沈未央抬手回握,指尖轻触即分,语气平淡:“小田先生客气,不过是做些便民的小事。” 他示意老陈倒茶,目光落在小田一郎的皮箱上 —— 那箱子用料考究,绝非普通商人所用,更像是用来装文件或样品的。
小田一郎接过茶杯,却没喝,只是用杯盖轻轻刮着杯沿,视线扫过办公室墙上的生产流程图,笑着切入正题:“三井洋行很看好‘启明’的前景。我们愿意投入十万银元,帮贵厂扩建厂房、采购新设备,还能利用我们的航线,把‘启明’皂卖到南洋、甚至欧洲。”
十万银元,足够再建三个化工厂。老陈在旁边听得眼皮一跳,忍不住看向沈未央。
小田一郎话锋一转,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精明:“作为合作条件,我们希望获得‘启明’三成股权,并且…… 共享肥皂的核心配方和生产工艺。毕竟,要扩大生产,技术同步很重要,您说对吗?”
“共享配方?” 沈未央端起茶杯,指尖捏着杯耳,温度透过瓷器传来,让他更冷静,“小田先生,配方是‘启明’的根基,就像三井洋行的贸易渠道一样,都是立身之本。至于资金,我们目前周转充裕,暂时不需要外部注资。”